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黄歇村村西的山上。属彩石街道。据碑文记载建于清同治年间,总占地面积30平方米。造像依山雕刻而成,共3尊,一坐佛,二供养人。坐佛坐于长方形须弥座上,一手放于腿上,一手放于膝盖处,做讲经状。供养人双手合拾放于胸前,做祈祷状。坐像通高94cm,佛高70cm,须弥座高20cm,东边供养人高77cm,西边供养人高78cm。殿西侧有清同治四年石佛殿碑记载增修棚厦、铺砌台基事宜。台基东西约5米,南北约3米,面积15平方米。该造像1997年被历城区政府济历城政发〔1997〕58号登记保护

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北黄崖村北约800米的山南坡上。坐北朝南,全石结构,平面为横长方形,面阔、进深各一间,单檐悬山顶。东西长1.8米,南北宽1.44米,高1.64米,室四周立壁均厚12厘米。门外两侧镌天王像各1尊,室内东、北、西壁上共镌刻佛像89龛,因而俗名“石佛堂”,佛像大者高60、宽30厘米,小者高12、宽6厘米。尖拱龛内佛像各异,有的为独尊,有的为一佛二菩萨,均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作禅定像。造像衣纹流畅,刀法力健,惜面部均已毁坏。室西壁刻有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二十九年(741年

位于钢城区艾山街道施家峪村观音庙占地南北长20米,宽15米。庙位于院北,3间,南大门一座。石基,红墙,红瓦,前出厦。所在行政区域为艾山街道,邮编为271104。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十里堡村东北,为河旁台地,属郭店街道。遗址东至董家街道卫东新村西边,南至十里堡村办工厂北墙,西至龙尾河东岸,北至卫东新村村北向西延长线。东西约100米,南北约15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北部被砖厂取土破坏,百姓种植杨树。断崖暴露灰坑等遗迹,采集标本有石斧、鬲沿、鬲足、罐沿等,年代为龙山文化、商代-战国。该遗址为本次文物普查新发现,为研究该地区古代文明史,尤其是济南地区龙山文化发展分布情况提供了新的资料。现该遗址由历城区人民政府登记保护。由郭店街道十里堡村村委会所

位于历城区临港街道鸭旺口村东北巨野河上。建筑面积约96平方米。所在行政区域是临港街道。胜利桥跨于巨野河上,处于巨野河与小清河交汇处,巨野河自东向西入小清河,小清河在此由西转向东北。桥南约60米处为鸭旺口村,该村共有人口约2400人。村东北观音堂,又名姑子堂,是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桥东北约200米为东河北村。该桥为三孔石桥,中间桥拱较高,两侧桥拱略低。中间桥拱顶上嵌石雕兽头,兽头上方条石上刻有“胜利桥,一九五二年五月十日立”字样。据村民介绍该桥系从东侧约100米处迁建于此,始建年代不详。原址上存少量

圣佛洞石窟造像位于归德街道胡同店村东南1千米处的水母山上。洞为一自然洞穴略凿而成,洞门为石券门,造像均为高浮雕。洞北壁刻有1佛2菩萨2弟子,沿南壁刻有2尊菩萨,其中佛像最高者1.22米,尤菩萨像雕刻精细,居于长1.55米、宽1.45米的区域之间,保护范围是以造像为基点,至东、西、南、北各50米之封闭连线。保护级别为县级,占地250平方米。

位于历下区东部,盛福居委会以南约1000米处,南临贤文花园北区,在历下区、高新区、历城区三区交界处,是周边信众活动中心场所。 盛福基督教堂建于1938年,前身是济南市基督教灵修院。当时,灵修院成员自愿聚集盛福村,在此购地建房,同吃同住同祈祷,成为一个宗教性的劳动团体。新中国成立后,灵修院随之解体,成员或离开,或落户为农民,但教堂建筑物还在,1957年,村里对其作过维修。“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停止聚会。1984年1月8日,恢复宗教活动。1989年和2001年,教堂两次扩建,新建礼拜堂和办公楼,能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董家街道师官庄村东北,杜张水库西岸,为河旁二级台地。属董家街道。该遗址文化层距地表1.8米,从表面采集到的标本有鬲足、口沿、盆沿、豆柄等,陶质有夹砂、泥质,陶色有褐、灰两种,年代为商代、周代、汉代。该遗址大体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150米,分布面积约5万平方米。该遗址东至杜张水库西岸,南至师官庄通“柿子园养殖水产畜牧苗木生产基地”公路,西至师官庄东界延长线,北至养牛场。师官庄遗址为本次文物普查新发现,为研究该地区古代文明史提供了新资料。该遗址由历城区人民政府登记保护

位于寿康楼街2号、4号。升阳观为全真教庙宇,内祀吕洞宾,为清康熙十八年蒋振邦创建,后又由官绅增建三星楼,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落成。殿由两山墙嵌有石碑,东为《帝君画像碑》,西为《吕祖像赞》。 升阳观位于济南老城区寿康楼街路南,总建筑群占地3750平方米,初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是为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的庙宇,故又称吕祖庙。相传,庙建成后的一天,住持道士刘道让明明看见一道人进入庙内,但遍寻无踪,却在正殿左墙壁上发现了新题写的这样一首诗:“曾否当年旧酒楼,松亭水色静悠悠;熏风日跻蓬莱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街道洪楼广场北邻,天主教堂的南侧,建筑布局呈“凹”字形,二层北侧带钟楼,砖、木、石结构,欧洲哥特式建筑,在该楼一层北门上方用英文书写神学院的建造年代为1905年。西南侧一石劵桥同小教堂相连。小教堂砖、石结构。主教楼位于小教堂北侧,天主教堂西南角,砖、石结构二层欧式建筑,神学院建筑群占地总面积约3030平方米。1997年12月,历城区人民政府〔1997〕58号文件登记保护。为本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研究济南地区宗教建筑艺术及宗教史提供了新资料。由洪家楼天主教堂教务

位于柳埠街道四门塔景区南山村北神通寺遗址西侧。占地面积约2680平方米,墓塔大体布局呈长方形,东西长35.6米,南北长81米。所在行政区是柳埠街道。主要为金、元、明三代神通寺高僧安息之地,也称祖师林。现存墓塔46座,其中砖塔4座、石塔42座,另有石碑15通,造型各异,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曾誉为古塔博物馆”,为我国当前四大墓塔林之一。此处墓塔根据塔身和塔顶形状分为密檐式、阙式、幢式和亭阁式四种。该墓塔林文革时期受破坏较为严重,整体保存状况一般。附属及要道位于四门塔景区内,南有龙虎塔、南山村及柳埠通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街道南山村北青龙、白虎二山中间的朗公谷内。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所在行政区是柳埠街道。遗址南北约140米,东西约60米,内有石碑11通、神异井一眼、藏经洞一处、油碾一处、石狮2只、石臼一只、槽碾一只、讲经堂遗址一处。殿堂遗址在神通寺遗址台地南侧,东西宽19.50米,南北长11.50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檐后出廊。墙用石块砌筑。南墙残高0.49米,厚0.47米;北墙残高1.55米,厚1.15米。柱础为莲花瓣式。1961年国务院公布四门塔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通寺遗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神武村村南部,属港沟街道。陵园占地面积182平方米。埋葬着济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现有烈士墓7座,其中有浙江XX县烈士张忠孝,其余六座均为无名烈士,陵园呈方形,院墙高1.5米-2米不等。烈士墓位于陵园东北部,呈扇形排列。神武村委于1995年立“革命烈士之墓”石碑一块。墓边植柏树2株,其余地方植玉米。是本次文物普查新发现,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价值。主要建筑是烈士陵园围墙和烈士墓碑。该遗址由历城区人民政府登记保护。由神武村村委会所管理。长途区号0531。邮政编码2501

神通寺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街道东北2千米琨瑞山金舆谷。琨瑞山,一名金舆山(金榆山),又名昆嵛山,地处锦阳川畔,它东侧的山叫青龙山,西侧的山叫白虎山。青龙山与白虎山之间的山峪即为金舆谷。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寺院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东西大殿内塑有神像,典型的佛教寺院。神通寺,古谓朗公寺,始建于东晋初叶(公元351年),因隋文帝得神通感应,改名“神通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最早的佛教寺院,云:“燕主以三县民调用给于朗,并散营寺,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捎近村北。北临捎近村以南500米路西。造像所在的山谷称西沟峪,沟内流水淙淙。东西分别称为东坡、西坡,南山称南坡又称平顶。现存造像3尊,每尊造像高约40厘米,雕工精细,面向东。石刻造像对于研究石刻艺术具有一定的价值,系本次文物普查新发现。捎近石刻造像地处泰山北麓,所处山沟称西峪沟,南北走向。造像南的东面有高家庄园、捎近古井群,造像北有炮台遗址。1997年12月,历城区人民政府济历城政发〔1997〕58号文登记保护,为本次文物普查复查单位。由捎近村委会所管理。长途区号:053

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街道小寺村东北。据史料记载,神宝寺建于北魏,至唐代达到全盛时期,后逐渐荒圮。现地面建筑不存,仅遗存有唐代四方佛、清代玉皇庙、铁钟及明清碑刻等。1995年12月20日被济南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捎近村南,古井零散开凿于村南谷中,始建年代不详。现存5眼,据传另还有2眼,其一在村民家中,其二在修路时已破坏。井口全以大块巨石雕成,做工讲究,东一井旁有当年流水槽2个,井群西北有古庙台1处,古柏1棵,东北有高家庄园,现大部已损坏,仅古炮楼保存较好。现谷中溪流淙淙,该井群对于考证当地地理及人文环境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系本次文物普查新发现。捎近古井群属于泰山北麓余脉,所在山沟称西峪沟,是通泰山与济南的一条近路,“捎近”村名由此而来,东西山坡分别是东坡和西坡,山谷南北走向,南山称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山头村东南约200米,为河旁台地。属郭店街道。面积约60000平方米。东有南北向河道,西有虞山。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树木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南起虞山大道,北通山头村,南有山东协和职业学院,北有山头村。遗址东至南北向河道西岸,南至东西向农耕路,西至温家线49支0线,北至机井房边的断崖。东西约200米,南北约300米。采集标本有豆、罐、壶等。年代为战国、汉代。遗址上有百姓种植的大棚,供电部门的高压铁塔。山头村东南遗址为本次文物普查新发现,与周围几处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