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洞

名称

黄花洞

拼音

Huánghuā Dòng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安徽省

所在城市

宿州市

所在区县

埇桥区

名称含义

黄花山上有一古洞,洞前经常有彩色云雾出现,因此黄花洞又名彩云洞。又因洞前有一泉,水流潺潺,常年不枯,小溪两旁野草丛生,尤以黄花最多,因而又取名黄花洞。

名称起源

根据其地形地貌得名。

名称历史

民国时期,从山下到黄花洞,有石阶直通洞口,两旁依次排列八座庙,香火特别旺盛,庙院前后古树参天,林荫浓郁。山下右首,有片大面积的桃园,园内有寺,规模相当宏大;左首有湖,湖内芦苇密集,菱藕相间。实为今人游览胜地。可惜在解放战争中,毁于战火。明朝洪武初年,黄花山下有一村名曰黄花洞村,村前有一驿站,是连接宿州、徐州的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驿站,驿站旁建有一座石桥,也被命名为黄桥,现成为宿州市十大名桥之一。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路过此地游黄花洞,正值春季杏花盛开,题诗云:“草色青青云色霞,黄桥湖畔几人家。孤家面临黄花洞,未见黄花见杏花。”乾隆皇帝的诗当时即被官员刻在石碑上,立在黄花洞前,从此成了宿州市一大景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