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瑶族自治县

名称

富川瑶族自治县

拼音

Fùchuān Yáozú Zìzhì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贺州市

所在区县

富川瑶族自治县

所在街道

富川瑶族自治县本级

名称含义

主干河流富江自北而南,如“川”字贯流其间,故名。

名称起源

因境内富江以及为少数民族地区而得名。

名称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今县地属楚越交界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县地属南海郡。汉高祖三年(前204)属南越国桂林郡。汉元鼎六年(前111),今县境始置冯乘、富川县,同属交趾刺史部苍梧郡。东汉建安八年(203),冯乘、富川均属交州苍梧郡。三国时期属吴,黄武五年(226),冯乘、富川同属荆州临贺郡。西晋永嘉二年(308),冯乘、富川属临贺郡。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冯乘、富川属临庆郡。宋泰始六年(470),改临庆郡为临庆国(封国),冯乘、富川属之。南朝齐建元二年(480),临庆国复为临贺郡,冯乘、富川同属之。梁普通元年(520),今县地置临贺、乐梁郡,冯乘属临贺郡,富川属乐梁郡。隋开皇九年(589),富川属富州(州治在富川县,即今钟山)。开皇十九年(599),临贺、绥越(南朝陈置,在今钟山县南)、荡山(南朝梁立,在今贺县西)等县划入富川,更名贺川县,属永平郡。冯乘属零陵郡。唐代,冯乘、富川均属贺州,后属桂管。其中天宝二年(743),富川县曾更名富水县,唐乾元元年(758)复富川县。五代十国时期(907-948)冯乘、富川属楚地,948年后属南汉。宋开宝四年(971),废冯乘县,东部划入今湖南江华县,西部划入富川(今自治县县域),富川属广南东路贺州。冯乘县从置到废计有1082年的建置历史。宋大观二年(1108)五月,富川改属广南西路贺州。元代,富川仍属贺州。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富川改属浔州府,后属平乐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十一月,富川治所从钟山镇迁至灵亭乡,即今富阳镇内的明富川县城。万历四年(1576)析富川、平乐2县地置昭平县。清顺治十二年(南明桂王永历九年,即1655年),富川属平乐府。民国二年(1913)属漓江道。民国三年(1914)改属桂林道。民国六年(1917)七月,划富川县南部置钟山县,富川县属桂林道。民国十六年(1927)隶属广西省。民国十九年(1930)改属平乐民团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属桂林民团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复属平乐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三月改属平乐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四月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三月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富川县属广西省平乐专区。1953年4月与钟山县合设富钟县,治钟山镇,属平乐专区。1958年7月改属梧州专区。1962年3月27日撤销富钟县,复置富川县,治富阳镇。属梧州专区。1971年属梧州地区。1983年改富川瑶族自治县。1997年2月改属贺州地区。2002年2月改属贺州市。

富川瑶族自治县

富川瑶族自治县

富川瑶族自治县

富川瑶族自治县

本文来源:八桂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