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西乡

名称

逻西乡

拼音

Luóxī Xiāng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百色市

所在区县

乐业县

所在街道

逻西乡

名称含义

逻西,壮语 Lajsae,借汉音译而来,“逻 Laj”实际是“那nā”的壮语借汉转译演变来,意思是指水田,“西 sae”壮语指田螺、海螺。传说海龙王用绳子牵一海螺到红水河去,到此后绳子突然断了,海螺便居住在此,村建在其上方,故名。因驻地得名。逻西乡政府所在地的集圩,古至今,当地壮族居民都叫“街那塞(jiē )jiĕnāséi”,而有的人听成“街拉塞(jiē )jiĕlāséi”,音近,借汉转译写成“螺西”改为“逻西”。“逻 Laj”“西 sae”是壮语“塞séi”借汉音译转变来的,意思是指田螺。因不同壮语音调不一样,有的壮语读作“nāséi那塞”有的壮语读作“lāséi拉塞”,都是音近,意思一样。因为以前这里的田里有很多很多的田螺而得名叫做:“nāséi那塞”。后来写汉字的时候,没有恰当的同音汉字,所以就借汉转译“螺西”演变成现在的“逻西”了。

名称起源

因乡政府驻民西村(原称逻西村)逻西街得名。

名称历史

民国时期称西马乡,属凌云县天峨区。二十三年(1934)改属天峨县。二十四年(1935)又改属乐业县。1950年4月份西马乡改为逻西乡,乡与村同名,所以把“逻西村”改为民西村。1952 年改称凌乐县第十一区。1955 年改逻西区。1958 年改公社。1961 年分设逻西、马乡 2 公社。1962 年逻西、马乡 2 公社并为逻西区,属乐业县。1968 年改公社。1984 年撤销逻西公社,分设逻西、马庄 2 乡。2005 年撤乡并镇,撤销马庄乡,马庄乡个马、七更、卡伦、打路、中停、平峨、鱼里7 村并入逻西乡。2005年6月份以后,逻西乡下辖13个村。

逻西乡

本文来源:八桂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