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北流市
拼音
Běiliú Shì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玉林市
所在区县
北流市
所在街道
北流市本级
名称含义
圭江的江水由南向北面流去,故名“北流”。
名称起源
因境内圭江流向而得名。
名称历史
秦为象郡地。汉为合浦郡地。南朝齐永明六年(488),置北流郡(治今市境),属越州。齐还置陆川郡及其良国县,郡、县治所均在今隆盛镇,亦属越州。梁(502—557),废北流郡改为北流县,废陆川郡及良国县改为陆川县,北流、陆川2县均属合浦郡。隋大业二年(606),废陆川县,入北流县。唐武德四年(621),置铜州,治今市区,以州治之东有铜石山为名;同年,分别置豪石县、罗辩县于今市境东部和东南部;次年,置扶莱县于今市境东南,以扶来水名县,其中,豪石县与北流、岩昌、南流、陵城、新安5县同属铜州,罗辩县属辩州,扶莱县属窦州。贞观八年(634),铜州更名容州,以州内容山得名。十一年(637),废豪石、新安(治今容县西北)2县入北流县。乾封三年(668),罗辩县改隶潘州。总章元年(668),潘州治所移至今市境并更名东峨州,同时析温水县置峨石县为州治,州、县治所均在今隆盛镇香圩村。二年(669),东峨州更名禺州。天宝元年(742),禺州改为温水郡,容州改为普宁郡,同时,容州迁治普宁县。乾元元年(758),温水郡复改禺州。唐末,治所在今市境的有禺州及其峨石、罗辩、扶莱3县和容州的北流、陵城、陆川3县。五代因之。宋开宝五年(972),废峨石、罗辩、扶莱、陵城4县入北流县,陆川县则于淳化五年(994)移治温水(今陆川县县城)。元至元十六年(1279),北流县改属容州路。大德五年(1301)复属容州。明洪武十年(1377),改属梧州府郁林州。清雍正三年(1725),改属郁林直隶州。1913年,改属郁江道。1914年,改属苍梧道。1927年,直隶广西省。1930年,改属郁林民团区。1932年,改属梧州民团区。1934年,改属梧州行政监督区。1936年,改属浔州行政监督区,后又改属郁林行政监督区。1940年,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42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47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北流县改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改,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改属玉林专区。1971年,改属玉林地区。1994年,撤销北流县,改设北流市(县级),由玉林地区代管。1997年4月,直隶广西壮族自治区。1998年5月,改由玉林市代管,沿用至今。
热门文章
把荷乡
龙茗镇
夏石镇
凭祥市
凭祥镇
上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