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镇

名称

青城镇

拼音

Qīngchéng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淄博市

所在区县

高青县

名称含义

镇政府驻地位于青城,故名。

名称起源

青城之名最早来自“青丘”。今青城镇东近大芦湖。据《齐乘》记载,大芦湖古称青丘泺,“齐景公有马千驷,更青丘为千乘”。春秋至汉代,青城属千乘。唐朝时为青平镇。1233 年(金天兴二年)始置青城县,为县治。1333 年(元元统元年)筑城池。1948年,高苑、青城县合并为高青县。1958年9月,为青城人民公社。1961年,为青城区。1978年,为青城公社。1984年7月,撤销青城公社,设青城镇。

名称历史

金天兴二年(1233年)始置青城县,为县治。翌年元灭金,元统元年(1333年)在此筑城池。直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将青城县并入邹平县、齐东县,青城改名为清池店。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青城县,属济南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后,青城县属武定府。乾隆元年(1736年)在城中建文昌阁;1912年废府改道,青城县隶岱北道,1914年改隶济南道。1925年山东省设十道,青城县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制,各县直属省辖,1936年至1942年,青城县属国民党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鲁北行署。1943年,青城县属清河行政公署,1945年改隶属鲁北政府办事处。1945年8月,中共山东省政府成立,青城县属清河专员公署,隶属渤海行政公署,1948年4月23日,高苑、青城合并为高青县。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2年间,为高青县委、县政府驻地。1956年为齐东县青城区,辖15个乡。1958年9月,为青城人民公社。1961年,为高青县青城区,辖10个公社。1963年,郑庙、义和公社北划归田镇区。1978年为青城公社,辖217个村。1984年7月撤青城公社,设立青城镇,辖三个管区。1987年2月,原杨坊乡的码头管区划归青城镇管辖。1990年随高青县划归于淄博市管辖至今。

青城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