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县

名称

上蔡县

拼音

Shàngcài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河南省

所在城市

驻马店市

所在区县

上蔡县

名称含义

蔡,以蓍草得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画卦常用的白龟,蓍草生于此,故名。西周初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周景王二十年(前525),蔡平侯迁都于古吕(今新蔡县)。敬王二十七年(前493),蔡昭侯迁都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历史上依照蔡国都城变迁,遵循“西高为上,东低为下”的原则,将3处蔡都城分别称为新蔡、下蔡与上蔡。《读史方舆纪要》上蔡县:“蔡叔度始封此,其子蔡仲即封焉,春秋时为楚所侵,迁于新蔡,因以此为上蔡。”

名称起源

战国韩置上蔡县。以蔡国都城迁移方位而得名。

名称历史

古为蔡地。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叔度于此,为蔡国。周景王十四年(前531),设立蔡县。战国时先后属蔡、楚、韩、秦。韩置上蔡县,治今县西南。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属颍川郡。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汝南郡,治上蔡。汉永初二年(108),析上蔡县、西平县之地置定颍县,历经魏、晋,至南朝刘宋废。三国属魏国豫州汝南郡。西晋泰始四年(268),改为武津县。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属汝南郡。北魏神龟二年(519),于县境北部置临汝县,又曰武津县,仍属汝南郡。北齐武津、临汝二县俱废,并入上蔡县。隋开皇六年(586),于临汝县旧址复置武津县。大业三年(607),武津县并入上蔡县,属汝南郡。唐属河南道蔡州。贞观元年(627),废,寻复置。元和十二年(817),省入遂平,属唐州。长庆元年(821),复置上蔡县,属蔡州。宋属京西北路蔡州汝南郡淮康军。金属京南路蔡州镇南军。元属河南行省汝宁府。明洪武初废上蔡县,洪武四年(1371),复置,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清沿明制。1912年,属汝宁府。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改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7年,置洪河县,辖上蔡、商水、郾城、西平县交界地区。1949年3月,洪河县并入上蔡县,属确山专区,8月改属信阳专区。1965年,属驻马店专区。1969年,属驻马店地区。2000年,属地级驻马店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