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埠镇

名称

车埠镇

拼音

Chēbù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咸宁市

所在区县

赤壁市

名称含义

“车”指取水工具水车,“埠”指水运码头;“镇”指行政区域。

名称起源

明朝成化年间在此地设车水埠头而得名。随之以后成为船舶停靠码头,是陆水河上重要的交通驿站,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清朝时期蒲圻县六大古镇之一。

名称历史

古属云梦泽地;夏、商、周属荆州地域;春秋战国属楚地;秦属南郡;汉设沙羡县管辖;三国黄武二年(223年)设蒲邑管理;宋至明清属沙阳乡斗门、车埠、枫桥团;民国属车埠自治区;1949年5月25日解放属第一区,后改为第二区下辖大罗、建立、斗门、熊家岭、白驹、盘石、毕家、黄土等10个乡;1955年第二区改车埠*辖长泉、斗门、幸福、青山、绿水5个乡;1958年属东方红人民公社,后改车埠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车埠区,辖车埠、斗门二个公社和幸福公社一部分;1975年撤区并社,斗门公社和幸福公社一部分并入车埠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恢复车埠区,下辖车埠、斗门、大罗湖3个乡;1986年8月车埠区改车埠镇;1987年7月乡镇体制改革,斗门乡、大罗湖乡、车埠乡合并为车埠镇至今。 车埠镇行政区划经过4次调整变化: 1975年撤区并社,将斗门公社、车埠公社和幸福公社一部分合并为车埠公社,下辖反修、光辉、车埠、盘石、熊家岭、白驹、梅湖、团结、建立、红星、丰收、爱国、星光、斗门、樟木岭、林场、燎原林场,渔业19个大队,1个车埠镇办事处,共计20个。 1984年设区建乡,设车埠区,下辖车埠、斗门、大罗湖3个乡,同年8月,车埠区更名为车埠镇,下辖3个乡不变。 1987年7月乡镇体制改革,车埠乡、斗门乡、大罗湖乡合并车埠镇,下辖车埠街道居委会、车埠、节堤、梅湖、斗门桥、杨家铺、芙蓉山、大名山、天井山、烟竹坡、黄土垸、毕家垸、白驹桥、熊家岭、盘石垸、偏髻山、神明山、马口坡、樟木岭、南塘湖、枫桥、皂潭、丹塘、鼓潭、建立、官田、肖桥、林场、渔业28个村民委员会。 2004年合村并组,车埠镇将2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调整为15个村和1个居委会,下辖盘石、熊家岭、白驹、毕家、黄土、梅湖、芙蓉、枫桥、勤俭、斗门、鸡公山、肖桥、车埠、官田、马坡15个村,车埠1个社区,1个渔业队。2016年社区车埠社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