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达浒镇
拼音
Dáhǔ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南省
所在城市
长沙市
所在区县
浏阳市
名称含义
取自踏水桥两岸人民希望发达之意。
名称起源
传在很久以前,此地沿河两岸居住着不少人家,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河中有一踏水桥,沟通两岸,有时水涨桥低,行人须踏水过桥,遂以“踏水”名其地,(浒,水边之意)后来,此地人民希望发达,改名“达浒”,沿用至今。
名称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达浒镇设镇公所,辖8个保,120个甲;1949年7月解放,属东区办事处管辖;1950年3月,废除保甲制,实行民主建政,成立浏阳县第三区,驻地东门,管辖东门,大围,白沙,达浒以及官渡的高园和金塘;1951年7月达浒分建5个乡和东门的金钟乡合并成立浏阳县第七区,驻地达浒恒丰仓;1952年在不动区的情况下,达浒由长益,丰田,金坑,化桥,苏江,金钟6个乡划为达浒,上福,丰田,石田,板贝,金坑,椒花,苏江,书江,长益,杓形,化桥,呼田,石板,上坪,象形,金钟,中塅18个乡;1953年2月调整为金坑,石田,丰田,金钟,椒花,苏江,书江,达浒,石板,化桥,呼田11个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合并为椒花,苏江,石板,达浒,呼田,金坑,石田,丰田8个乡。再由8个乡合并,成立达浒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取消乡政建制,由官渡镇以及官渡乡,达浒乡合并成东风人民公社;1960年2月撤销东风人民公社,达浒划为六个大队,归属官渡人民公社管辖;文化革命期间,1968年3月26日成立达浒公社;1980年成立达浒人民公社;1983年4月公社体制改革,实行政社分设,以社建乡,以大队建村,改变人民公社体制,成立达浒乡;1995年7月撤乡建镇,成立达浒镇,达浒无论是设乡,公社或镇,其办公场所均在达浒集镇,1987年搬迁至现在的处所达正路169号。
热门文章
烽火镇
张星镇
蔡村镇
创业乡
常庄乡
联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