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六桶镇
拼音
Liùtǒng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贵阳市
所在区县
修文县
名称含义
1.六桶,原意是“六统”的谐音。民国时间,修文县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七个区,北二区地处修文、息烽、金少三县交界,传说匪患猖獗,周边有多股武装力量,蒋某担任北二区区长后,将北二区区治驻地从石头寨的新街迁到此地,并更名为“六桶坝”,原意是想通过自己的政治抱负,象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六国那样,平定地方匪患,实现地方统一,群众安居乐业,但为了文字上的避讳和解释,结合地方特点,取名“六桶坝”。 2.该地片属喀斯特地貌,干旱时节,群众生活用水较为困难,是群众对每天生活正常用水期盼的最低保障,同时该地有一小片田坝,故名六桶坝。
名称起源
民国时期,时任修文县北二区区长蒋某,将北二区区治驻地从今天六桶镇石头村的新街组迁到此地(即蒋某的家庭居住地),为了让驻地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请江湖人仕为寨子取名,更名为“六桶坝”,后来一直属修文县六桶片区的乡级政府驻地,并以所在地地名,作为行政区划名。2013年,黔府函[2013]79号文件,六桶乡更名为“六桶镇”。
名称历史
民国21年,区以下废保建制,更名为六桶镇。民国27年,属第五区三民联保。民国30年推行新县制,撤区和联保复置乡(镇),更名三民乡,此期间乡驻地仍在“六桶坝”。解放后,1952年,废保甲建立村政权,更名为六桶乡。1958年改置六桶公社。1984年实行政、社分设,更名为六桶乡。1991年11月,修文县建镇并乡,六桶乡合并原六桶乡、凉进乡、宝寨乡、花榔乡和回水乡的石板村和平山村。1995年6月乡驻地由六桶坝迁至盐井新集镇;2013年,修文县行政区划调整“撤乡建镇”,黔府函[2013]79号文件,经省人民政府审批撤销六桶乡,设立六桶镇,沿用至今。
热门文章
红塔镇
八家子街道
长桥镇
广至藏族乡
樊相镇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