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大悟县
拼音
Dàwù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孝感市
所在区县
大悟县
名称含义
以山名及行政区域类型综合命名。因境内大悟山而得名。“大悟”指大悟山,“县”指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湖北省孝感市管辖的县级行政区域。
名称起源
1952年9月10日,为了纪念大悟山区人民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业绩,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备案,将礼山县改名大悟县。
名称历史
春秋战国时属楚(弦国)。秦分属南郡、衡山郡;汉立轪县,属江夏郡。晋分义阳郡、江夏郡。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分立乐安县,属弋阳郡;南朝齐置礼山关,为东随安左郡。隋开皇九年(589),属义阳郡礼山县,以县境礼山为名。隋开皇中,以乐宁县损入礼山。唐武德八年(625),废礼山县,并入应山县;唐后分属申州罗山县、黄州鹿城县、安州吉阳县。清末至1932年,境域分属河南省罗山,湖北省孝感、黄陂、黄安(今红安)两省四县所辖。其间,1930年至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境内先后建立了罗山、陂孝北、河口三个县苏维埃。1933年1月1日,先行建置礼山县。1933年4至5月,始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6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39年,第二行政督察区撤销,属鄂东行署。1945年,又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1942年初至1945年9月,中共鄂豫边区党委、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和新四军第五师进驻大悟山地区,境内先后建立安礼县、罗礼应县、礼南县三个抗日民主政府。1946年,境内又先后建立礼山自治县民主政府、礼山县民主政府、礼山县爱国民主政府。1949年4月6日,礼山县全境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礼山县爱国民主政府改称礼山县人民政府,隶属湖北省孝感专员公署(简称孝感专署)。1952年9月10日,为了纪念大悟山区人民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业绩,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备案,将礼山县改名大悟县,仍属孝感专属。1960年1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专区,大悟县划归武汉市领导。1961年4月24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孝感专区,大悟县划归孝感专区领导。1970年,孝感专署改称孝感地区,大悟县属孝感地区。1993年4月10日,《国务院关于湖北省撤销孝感地区设立孝感市(地级)的批复》国函〔1993〕46号,撤销孝感地区,设立孝感市,大悟县属孝感市至今。
热门文章
阜桥街道
新集镇
舜山镇
大悟县
瓦屋山镇
赛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