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

名称

西平县

拼音

Xīpí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河南省

所在城市

驻马店市

所在区县

西平县

名称含义

西平原有西陵亭,“西”即西陵亭,“西陵亭被夷为平地”即为西平。《水经注·潕水》云:“西平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

名称起源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始置西平县。以境内西陵亭废墟而得名。

名称历史

西周为柏皇氏后裔封地。春秋时期为柏国,后归楚国。战国时期属韩。秦属颍川郡。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始置西平县,属豫州汝南郡。新莽改西平为新亭。东汉复置西平县,属豫州刺史部汝南郡。建初七年(82),置西平侯国。章和二年(88),复为西平县。永初二年(108),在西平东部、上蔡西部之间置定颍县,县治今西平盆尧镇。历经魏、晋,至南朝刘宋废。三国属魏,归豫州汝南郡辖。东晋大兴二年(319),属后赵。永和七年(351),属前燕。太和五年(370),属前秦,前秦亡后归东晋。南北朝时初属南朝刘宋,归豫州汝南郡,后属北魏,改置为襄城郡。北魏天安年间析置武阳县。北齐改置文城郡,治今师灵,属豫州汝南郡。北周因之。隋属汝南郡。开皇初废文城郡,复置西平县。大业末县废。唐属河南道豫州。武德四年(621),复置西平县,属道州(今漯河市郾城区)。贞观元年(627),并入郾城县,属豫州。天授二年(691),复置,不久又废。开元四年(716),再置,属仙州(今叶县)。二十六年(738),改属豫州。天宝元年(742),属汝南郡。乾元元年(758),复属豫州。宝应元年(762),属蔡州。元和十二年(817),属殷州。长庆元年(821),殷州废,仍属蔡州。五代时属河南彰义军蔡州。宋属京西北路蔡州汝南郡淮康军。金属南京路蔡州。泰和八年(1208),升蔡州为镇安军。元属汴京路蔡州。至元三十年(1293),属河南江北汝宁府。明属河南布政司汝宁府。清属汝宁府,隶南汝光兵备道(光绪末年改南汝光兵备道为南汝光淅兵备道)。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8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3月,属确山专区,8月改属信阳专区。1965年,属驻马店专区。1969年,属驻马店地区。2000年,属驻马店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