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镇

名称

白塔镇

拼音

Báitǎ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东省

所在城市

揭阳市

所在区县

揭东区

名称含义

白塔原名玉塔,据传南宋末年,洪氏初世祖洪安定,系南宋进士。1279年宋亡,洪安定(原籍福建省莆田县)弃官同夫人黄氏、李氏搬迁至玉塔,当时此地杂居诸姓,来此开荒创业,初到时在多尼山旁建小屋,后在埔上村定居。先祖看到村西北有四个小山头连成玉字形,村东南方(今白塔市场),有一小塔,因而取名为玉塔。玉塔地域水源极为缺乏,大片旱园无水灌溉,被称为“食天田”,旱季只能种番薯,因此十年三收,“五日不雨遍地白,十日不雨禾枯焦”,因此玉塔被人们称为“白塔”,故名。镇因驻地在此而得名。

名称起源

1986年5月由中共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撤区建乡镇完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通知》(粤发[1986]28号)批准设置。

名称历史

自揭阳置县,白塔地域为揭阳县所辖。清光绪十四年(1888)隶属揭阳县霖田都。1938年属揭阳县第三区蛟龙乡。1949年白塔与龙尾合并为卅岭区。1950年卅岭区与磐西区合并为磐岭区。1951年撤销磐岭区,恢复卅岭、磐西2个区。1958年白塔、磐西合并为磐岭公社。1961年与龙尾合并为白塔公社。1965年白塔公社又拆为白塔、龙尾2个公社。1968年白塔公社改称白塔革委会。1981年取消革委会,改称管委会。1983年撤销管委会,建立白塔区公所。1986年改为白塔镇。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