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断杉镇

拼音

Duànshā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惠水县

名称含义

相传,此镇老街曾有一颗大杉树,上部叶落枝干,在明朝年间被雷击断,故名。

名称起源

来源于居民点'断杉"在明代的传说,而得名“断杉”。

名称历史

明、清时代分属大龙番长官司、卧龙番长官司、金石番长官司辖地。1930 年今辖境分设断杉镇、摆惹乡、纳角乡、田坝乡、抵季镇、抵塘乡、花山乡、西城乡。1936 年分别称断杉、摆惹、抵季联保。1941 年改称断杉镇、抵季乡。1942 年抵季乡改称新民乡。1946 年断杉镇改称杉林镇,新民乡改称日新乡。1950 年杉林镇复称断杉镇。1952 年断杉镇划为断杉、拉林、新场、所纳 4 个乡;日新乡划为抵季、抵塘、翁垒、毛草 4 个乡。后各乡合并,1958 年分别称拉林、新场、断杉、抵季、翁垒、定里管理区,属断杉五星公社。1961 年各管理区合建后分别称断杉、拉林、抵季、定理公社。1963 年新场、翁垒分别从断杉、抵季划出,称新场公社、翁垒公社。1983 年政社分设后,分别称拉林乡、新场乡、断杉乡、抵季乡、翁垒乡、定理乡。1984 年拉林乡改称董朗乡。1991 年建镇并乡撤区,新场乡、董朗乡并入断杉乡,乡改镇为断 杉镇,翁垒乡、定理乡并入抵季乡。2014 年 2 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惠水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14〕30 号)文件,抵季乡并入断杉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