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长梁镇
拼音
Chángliáng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建始县
名称含义
“长梁”:该地有一道较长的山梁,在山梁的一个山坳上形成了一个集镇,此地称为长梁子。历史上的行政机构设在这里。以地名长梁子,省去“子”字得名。“镇”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划。
名称起源
以地理特征命名,由于历史上政府驻地位于长梁子老街,以地名长梁子,省去“子”字得名。
名称历史
长梁乡古代属巴子国地;明正德7年(1512),属建始县坊廓里;清康熙20年(1681)属建始县坊廓里;清乾隆元年,建始县从四川夔州府拨入湖北施南府,长梁乡属建始县坊廓里;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属建始县坊廓里;清同治6年,属建始县北乡。 民国7年(1918年),隶属建始县“恭”字区;民国24年(1935年),设立长梁区,辖8个联保;民国30年(1941年),设立中正、下坝、天生乡。 1949年11月5日建始解放后,维持原体制;1950年5月,增设长梁区;1953年改称第二区,辖广龙、桂花、铜锣、石板、洞泉、三宝、陇里、旋龙、白云、七矿、龙凤、阳坡、胜竹、茶园、新中、杨桥、阴坡17个乡;1956年恢复长梁区,辖桂花、白云、胜竹、茶园、铜锣、三宝、洞泉、七矿、广龙、陇里10个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成立桂花人民公社;1961年5月,恢复长梁区,辖桂花、白云、胜竹、茶园、铜锣、三宝、洞泉、七矿、广龙、陇里10个公社;1975年3月,撤区并社,长梁区分为长梁和茶园两个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并区,长梁公社与茶园公社合并为长梁区,辖桂花、白云、胜竹、茶园、铜锣、三宝、龙潭、广龙、陇里9个乡;1996年,长梁区更名为长梁乡;2001年3月,原天生镇并入长梁乡,乡政府驻地桂花村4组。2017年撤乡设镇,更名为长梁镇。下辖龙洞湾村、桂花村、瓦子院村、栏羊坝村、柏腊坪村、广龙村、兴安坝村、石板山村、金塘村、铜锣村、清河村、三宝村、杨扎营村、马子峡村、苏家碥村、钰洪村、沙坝村、河坪村、三块碑村、盛孔坝村、独树子村、杨桥沟村、磨谷坝村、大坦村、长梁村、旋龙村、双河村、白云村、七矿村、松林村、双塘村、龙潭村、石盆水村、箭楼村、金鞍村、江家垭村、邱家台村、漆树坪村、田家梁子村、东门溪村、罗家嘴村、喻家包村、茶豆坦村、杨家坦村、二台子村、大锣村、黄岩村、百股水村、鹿鸣塘村、天鹅池村、肖家坪村、双河口村、榨茨河村、卸甲坝村、前三溪村、后三溪村、磨角塘村、钟塘村、金竹园村59个行政村,下坝社区、红石垭社区、陇里社区、天生桥社区、火龙社区、龙苑社区、黄土坎社区7个社区。2021年,村级组织体系改革,肖家坪村天鹅池村合并为天鹅村。长梁镇下辖58个行政村,7个社区。2023年优化设置,下辖27个行政村,7个社区。铜锣村 、广龙村、七矿村、三宝村 、 杨扎营村、石盆水村、 盛竹村 、 新华村、 三溪源村、 罗家嘴村、钟塘村 、 百股水村、 卸甲坝村、 双河口村、 细沙村、向家垭村、茶园村、白云村、 旋龙村、 瓦子院村、龙潭村、 清河村、 大坦村 、长梁村、 龙洞湾村、桂花村 、 双河村 、 火龙社区、 下坝社区、天生桥社区、 红石垭社区、陇里社区、龙苑社区、 黄土坎社区。 原天生镇沿革:明清时期属建始县坊廓里;清同治6年(1898)属建始县北乡;1918年属建始县“俭”字区;1930年属建始县第一区;1941年设立天生乡,辖10个保;1949年属茅田区,设天生乡。 解放后,1949年11月属茅田区,设天生乡;1950年,属天生(铜鼓)区;1952年4月,撤销天生(铜鼓)区,天生区域划归茅田管辖;1953年属建始县第三区;1956年属茅田区;1958年属新建人民公社;1961年属茅田区;1975年分属天生、细沙人民公社;1984年属茅田区,1992年从茅田区分离出来,成立天生区,辖天生、钟塘、三溪、大茨、黄岩、百股、天鹅、火龙、细沙9个乡;1996年改为天生镇;2001年并入长梁镇。2021年,村级组织改革,肖家坪村并入天鹅池村,长梁镇下辖7个社区,58个行政村;2023年优化设置,下辖7个社区,27个行政村:铜锣村 、广龙村、七矿村、三宝村 、 杨扎营村、石盆水村、 盛竹村 、 新华村、 三溪源村、 罗家嘴村、钟塘村 、 百股水村、 卸甲坝村、 双河口村、 细沙村、向家垭村、茶园村、白云村、 旋龙村、 瓦子院村、龙潭村、 清河村、 大坦村 、长梁村、 龙洞湾村、桂花村 、 双河村 、 火龙社区、 下坝社区、天生桥社区、 红石垭社区、陇里社区、龙苑社区、 黄土坎社区。
热门文章
盘山县
乐群满族乡
城北区
鄂伦春自治旗
濮阳县
黄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