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市

名称

罗定市

拼音

Luódìng Shì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东省

所在城市

云浮市

所在区县

罗定市

名称含义

“罗定”为“罗旁平定”之意。明万历四年(1576),明朝中央政府派兵镇压罗旁地区瑶民起义,次年,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取“罗旁平定设州”之意,“罗定”之名肇此。

名称起源

罗定市前身为罗定县。1993年4月8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广东省撤销罗定县,设立罗定市的批复》(民行批199372号),撤销罗定县,设立罗定市。

名称历史

晋末(约420年前后),市境设龙乡、夫阮二县。龙乡县治在今罗定市太平镇,夫阮县治不详。南朝宋永初年间(420—422),市境设晋康郡(郡治在太平镇),郡辖12县,其中龙乡、夫阮2县在境内。南朝宋元嘉二十年(1443)前后,龙乡并入端溪县,晋康郡治迁元溪县(今德庆县)。南朝齐建元三年(481),复设龙乡县。南朝齐永明初年(483—484),分龙乡县设龙乡、永熙、罗平3县,设广熙郡(郡治在太平镇),郡辖8县,其中龙乡、永熙、罗平3县在今罗定境内。夫阮县仍属晋康郡。南朝梁陈年间(502—589),广熙郡治迁安遂县(今郁南境内)。撤销罗平、夫阮县,新设开阳、安南县、平原郡、开阳郡、泷州。此时,市境设1州(泷州)、2郡(平原、开阳)、4县(龙乡、开阳、永熙、安南)。泷州平原郡仅辖龙乡1县,州、郡、县治同在一城(今太平镇)。泷州开阳郡仅辖开阳县,郡、县治同一城(今船步镇)。永熙、安南县属建州广熙郡(州、郡治在今郁南县)。永熙县治在今素龙镇。安南县治在今罗定市西部。隋开皇九年(589),撤销平原郡、开阳郡,泷州直辖平原、开阳县,建州直辖永熙、安南县。开皇十八年(598),平原县改称泷水县。大业三年(607),合并泷州、建州设永熙郡(郡治在今罗定市太平镇)。安南县并入永熙县,开阳县并入泷水县。永熙郡辖6县,其中泷水,永熙在今罗定境内。唐武德四年(621),撤销永熙郡,复设泷州(州治在今太平镇)和开阳县。泷州辖泷水、开阳两县。武德五年(622),改永熙县为永宁县,复设安南县,两县属南建州(州治在今郁南县)。贞观十八年(644),永宁县,安南县改属泷州。天宝元年(742),泷州改称开阳郡,治所及辖县不变。永宁县改称建水县。至德二年(757),安南县改称镇南县。乾元元年(758),改开阳郡复为泷州,治所不变。州辖泷水、开阳、建水、镇南4县,均在今罗定境内。此后直至北宋开宝五年(972)长达214年不变。北宋开宝六年(973),撤销泷州,开阳、建水、镇南3县并入泷水县。此后直至明万历四年(1576)长达603年,今罗定市境内只设泷水县。泷水县城先在太平镇,元代迁今船步镇,元大德八年(1304)迁罗城街道。明万历五年(1577),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州治在今罗定市罗城街道。州辖本州及东安县(今云城区、云安区)、西宁县(今郁南县)。1912年,罗定直隶州降为罗定县。1958年11月,罗定、郁南2县合并,称罗南县,县城设在今罗城街道。1959年1月,罗南县改称罗定县。1961年10月,罗定、郁南2县重新独立设置。1993年4月,撤销罗定县,改设罗定市(县级)。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