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潭山镇

拼音

Tánshā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江西省

所在城市

宜春市

所在区县

宜丰县

名称含义

意即潭岸上的山。

名称起源

清末民初之时,市镇渐次移至今址,市镇名称以山得名。早先溪水从山下经过,汇成一个深潭,山在潭岸上,故名潭山。

名称历史

宋朝以前,这里本是一片芦茅洲,并无村落,人们散居在东北茜槽一带山庄里。南宋时,岳飞率部抗金,转战此间,茜槽一带村庄被金兵破坏。后来有一族刘姓居民,迁移到这里,从此潭山就有了一个小小的市镇,叫奥米市。清末明初之时,市镇渐次移至今址,市镇名称也因而转名潭山。清以前属天宝乡。1932年编组保甲属第二区,1933年11月至1935年4月属找桥特别区,特别区政治局先后驻潭山万寿宫、汉塘花门楼。1935年镇境分为2保联、14保。1939年两个保联分别改名潭山镇和龙冈乡。1941年10月潭山镇改名潭山乡。1946年,潭山乡和龙冈乡合并为庆凯乡,下设10保、100甲。1950年镇境设潭市、联合、龙冈、逍遥、石桥、山田等乡,1952年增设找桥乡。1956年,潭市、联合、龙冈、逍遥、山田5个乡合并为潭山乡;石桥、找桥2乡合并为石桥乡。1958年石桥乡与古阳寨垦殖场合并为黄冈山垦殖场古阳寨分场,随后,潭山乡亦成为黄岗山垦殖场的分场,两乡场又是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1959年增设院前分场。1960年天宝、双峰未并,翌年析出。1968年潭山、石桥、院前等3分场合并为潭山公社,与垦殖场脱钩,下辖10个大队、50个生产队。1972年调整为葵花、龙冈、潭市、石桥、向阳、找桥、院前、山花、路边、茜槽、汉塘、中兴等12个大队、103个生产队。1983年公社复名乡,下设村和村民小组。1985年6月潭山乡改名潭山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