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泾河源镇

拼音

Jīnghéyuá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宁夏回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固原市

所在区县

泾源县

名称含义

因地处泾河源头而得名。因主要河流泾河发源于此自南向北横贯泾河源镇。

名称起源

2003年区划调整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固原市原州区与泾源县行政区划的批复》宁政函〔2003〕33号,东峡乡、白面镇合并为泾河源镇,沿用至今。

名称历史

964年北宋乾德二年,泾源始设安化县,辖1镇3乡白岩河镇(今泾河源镇)属之;1167年改安化县为华平县,华平县并入甘肃华亭县白岩河镇(今泾河源镇)属之;1871年,为华平川直隶厅所辖白面里;1913年为华平县白面里;1939年3个区合并为2个区,原化临里、香水里地区合并为第一区,原圣谕里、白面里地区合并为第二区。 1941年,改2区为面泉(今香水镇)、崇义(今黄花乡)、惠家(今惠台乡)、圣谕(今兴盛乡)、白面(今白面镇)、泾源(今东峡乡)等6个乡。 1942年,又将6乡改为白泉、泾南2镇和泾北、黄花2乡,共辖27保、254甲。 1958年,人民公社化。原白面、河北、涝池、东峡、新民、石嘴6乡组建为泾河源公社,驻白面。 1967年,泾河源、泾北、兴盛、黄花、惠台5个公社分别更名为红卫、红旗、东方红、东风、星火公社,1970年,恢复原名。1983年人民公社管委会改为乡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4年泾河源公社改为泾河源乡;2003年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固原市原州区与泾源县行政区划的批复》宁政函〔2003〕33号和泾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将东峡乡整建制并入泾河源镇的决定》泾政发〔2003〕81号,将东峡乡所辖9个行政村(东峡、底沟、石底、庞东、东山、涝池、王家、白吉、东峡)并入泾河源镇。将东峡乡、白面镇合并并为泾河源镇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