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

名称

临县

拼音

Lín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西省

所在城市

吕梁市

所在区县

临县

名称含义

临县一名由来有二说:其一,西汉设县,因附近有驰名的泉水海之头,故取名临水县。唐宋又称临泉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称临县。其二,《郡县释名》山西卷上:临县“在凤凰山之东麓,临湫水河,湫水又名临川河,县名临者以此”。

名称起源

明洪武二年(1369),始称临县。

名称历史

春秋属晋,战国时为赵域,秦属太原郡。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始设临水县,治今县东北,属西河郡,郡治在平定县(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境)。东汉永和五年(140),匈奴掠西河郡,郡治南徙509里治置离石,临水并入离石。西晋永兴元年(304),匈奴左部帅刘渊在临县募兵起事开始,近百年间,几易其主。北齐天保三年(552),属西汾州,四百余里的长城纵贯境内东麓。黑峪塔村北设乌突戌,为长城三十六戌之一。北周大象元年(579)置郡、县,取名乌突郡、乌突县,治今大禹乡府底村。隋开皇元年(581)废郡,改乌突县为太和县。唐武德三年(620),改太和县为临泉县,治今白文镇故县村,属石州。北宋元符二年(1099)改属晋宁军。金天会元年(1123),复名临水县。贞佑末年(1216),元兵南下,先得临水,置大定府。元中统二年(1261),改临水为临泉,属太原府。至元三年(1266),临泉升为州。至元五年(1268),州治由故县村南徙50里,置今县城。明洪武二年(1369),临泉州降为临县,属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1595)改属汾州府。清咸丰三年(1853),碛口设通判署(俗称三府衙门)。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置巡司。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0年分置临南、临北二县。1946年复并为原制。1949年属兴县专区,1952年属榆次专区,1971年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

临县

临县

临县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