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鄠邑区
拼音
Hùyì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陕西省
所在城市
西安市
所在区县
鄠邑区
名称含义
鄠指古国名。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秦改有扈氏国为鄠邑。邑则有城邑之意。
名称起源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置鄠县。1964年,改鄠县为户县。2016年11月改为西安市鄠邑区。
名称历史
夏代鄠邑区为有扈氏国。商代为崇国。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改有扈氏国为鄠邑。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迁都咸阳后置鄠县(一说,西汉置鄠县)。秦属内史。汉代隶属右扶风。东汉,仍属右扶风。三国时,魏置雍州三辅,下设八郡,鄠县属始平郡。晋属始平郡。北魏、西魏置雍州,下设七郡,鄠县属京兆郡。北周隶属京兆尹。隋代隶属京兆郡。唐初,全国分为十道,鄠县辖于关内道京兆府兆都。开元二十一(733),全国改设十五道,鄠县属京畿道。五代,后梁时鄠县属大安府。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鄠县属京兆府。北宋属永兴路。金代属京兆府。元代属丰元路。明初陕西设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下分四道,鄠县属关内道西安府。清代,仍依明制,鄠县属西安府。1912年,鄠县属西安府。1914年,撤销府,鄠县属关中道。1927年,撤销道,鄠县直辖于陕西省政府。1937年,陕西省政府以下设立督察区,鄠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区治在咸阳)。1949年5月21日后,鄠县解放后,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1950年5月,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直属陕西省。1958年11月,划归西安市。1961年8月,复属咸阳专区。1964年9月,改鄠县为户县。1969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10月,划归西安市。2016年12月,撤销户县,改设为西安市鄠邑区。
热门文章
长丰县
乐平铺镇
弥陀镇
思依镇
鄌郚镇
新市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