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江州区
拼音
Jiāngzhōu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崇左市
所在区县
江州区
所在街道
江州区本级
名称含义
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黄胜奇随狄青南下征战有功,分士授职,驻在七星岭南面,山南为阳,故驻地取名江阳,后于此所设置的羁縻州遂称“江州”。
名称起源
因北宋时在今江州镇设有羁縻江州,以旧州名江州命名。
名称历史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兵攻取岭南,置象郡。治同时置之临尘县。郡、县故址在今太平镇。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临尘县改郁林郡。汉末,临尘县废。三国吴属郁林郡地。晋于今区境东北置晋城县,治今左州岜侣村。南朝因之。隋废晋城县。唐复于今左州岜侣村置左羁縻州,因地古为左阳,又踞左江要冲而以“左”名州。同时在今左州西邻大新县东南潭溪处置谈羁縻州。宋仁宗时,各羁縻州为广源州侬智高所据,朝廷命狄青收复。皇祐五年(1053年),在今区境西北置太平寨及其崇善羁縻县,太平寨治今城区西北太平,崇善县治今新和镇村邑关山东南1千米处,县名据刘介《广西县名考原述略》以为,其地在边荒,民犷悍,期其自善,因而以此为名,亦情化归诚之意。景祐二年(1035年),又于今区境东北蕾州村置武黎羁縻县。皇祐年间(1049—1054年),置罗白羁縻县,治今罗白乡。北宋还将谈羁縻州改为潭羁縻州,并于今区境置江羁縻州和陀陵羁縻县,江州治今江州镇,陀陵县治今驮芦那寨村。元代,羁縻州潭州和羁縻县武黎县废,辖域内其余羁縻州和羁縻县分别改为土州和土县,名称不变。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太平寨改为太平路,领辖陀陵、崇善、罗阳等4个土县和太平、思诚、养利、安平、万承、全茗、镇远、思同、茗盈、龙英、结伦、结安、都结、左等14个土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平路改为太平府,并增划辖元隶龙州万户府之上下冻州和本隶属思明府的江州。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州改为直隶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辖领罗白土县。成化十四年(1478年),左州改土归流,将州治自原思崖村岜侣圩迁至龙村。正德十五年(1520年),左州迁治今左州街。嘉靖十九年(1540年),崇善县迁治于今太平镇江北城区,为太平府郭。1912年,左州改为左县,崇善县省入太平府。1913年6月,废太平府复置崇善县,同年崇善县增辖划入恩城。1918年,崇善县复将恩城划归养利县管辖。1928年,江州土州及罗白县省入崇善县。 1949年12月19日,崇善县解放,属龙州专区。1950年1月14日,左县解放,属龙州专区。1952年8月11日,撤销崇善、左县两县,合并设立崇左县,治太平镇。以原崇善、左县两县名首字名县,属同时由龙州专区改置的桂西僮族自治区崇左专区,为崇左专区驻地。1953年,崇左县先改属邕宁专区,后直隶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崇左县改属桂西僮族自治州。1957年,崇左县改属邕宁专区。1958年12月,撤销崇左、扶绥两县,合并置左江县,治太平镇,属南宁专区。1959年5月,撤销左江县,恢复崇左、扶绥两县,治依旧,属南宁专区。1971年,崇左县改属南宁地区。2002年12月23日,崇左县撤销,以崇左县辖域改置江州区,隶属新设立的地级崇左市,为崇左市治。
热门文章
夏石镇
凭祥市
凭祥镇
上映乡
把荷乡
龙茗镇
夏石镇
凭祥市
凭祥镇
上映乡
把荷乡
龙茗镇
夏石镇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