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迎泽区

拼音

Yíngzé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西省

所在城市

太原市

所在区县

迎泽区

名称含义

迎泽大街得名于明代太原城门迎泽门。明代太原两座城门分别名为“迎泽”“承泽”,其名来自于一首古老的民歌,《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据传说,这首民歌起源于舜时期,是歌颂造福运城盐池人们的南风的,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承迎南风的恩泽。这就是两座门分别被命名为迎泽门和承恩门的由来。

名称起源

1997年,设立迎泽区。因境内贯通东西的主干道迎泽大街而得名。

名称历史

1920年,境域内的6个街道属阳曲县,并设区公所。1923年,太原市分四区,今迎泽等6个街道大部分属于第一区。1947年,太原设立16个区,以太原城池为界分别称内、外八区。1949年3月,分属太原市内一、内二、内三、内八、外一区,5月,将16个区合并为8个区,分属太原市第一、第二、第五区。1950年,又将8个区合并为5个区,分属太原市第一、第四区。1954年,将太原市第一、第四区分别更名为南城、小店区。1957年,撤销小店区,划归南城、新成立的郊区。1960年,撤销南城、北城、河西、郊区4区,设立9个公社,境域分属柳巷、双塔2个公社。1961年,撤销公社建制,恢复南城区建制。1963年,将农村人民公社合并设立郊区,分属南城、郊区。1970年,撤销郊区,分属南城、新成立的南郊区。1997年,设立迎泽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