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隰县
拼音
Xí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西省
所在城市
临汾市
所在区县
隰县
名称含义
隰,意为水边地。《太平寰宇记》载:以县南有龙泉,地湿,因名隰。隰,意为水边地,如《左传》:“逐翼侯与汾隰”,杜预注:“汾隰,汾水边也”。
名称起源
以其城位于三川河边而得名。隋开皇五年(585),置隰州。1912年5月,隰州改隰县。
名称历史
春秋属晋国。战国魏国蒲子邑。秦置蒲子县, 治所在今县城西北侧古城村, 属河东郡。 汉因之。晋永兴元年(304 年) ,刘渊于此置大昌郡。永嘉二年(308 年) ,刘渊称帝建 都。三年,徙都平阳,仍为大昌郡蒲子县。北魏延和三年(434 年) ,蒲子县省为镇。太 和十二年(488 年) ,于蒲子故城置汾州。孝昌间,汾州寄治平阳郡北境。北周平北齐后 复置汾州。大象元年(579 年) ,于州东百步置龙泉郡,并置龙泉县,治所即今县城。隋 开皇四年(584 年) ,汾州改为西汾州。五年,废龙泉郡,改西汾州为隰州。十八年,长 寿县改为隰川县。大业三年(607 年) ,废州置龙泉郡, 县属之。唐武德元年(618 年) , 改属隰州。天宝元年(742 年) ,改属大宁郡, 乾元元年(758 年) ,改属隰州。宋因之。 金天会六年(1128 年) ,改属南隰州。天德三年(1151 年) ,复属隰州。兴定五年(1221 年) ,置仵城县,治今午城镇,属隰州。元废仵城县。明洪武二年(1369 年) ,省隰川 县入隰州, 属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 年) ,升直隶州。1912 年, 废隰州, 改名隰县。 1913 年, 属河东道。1927 年, 废道直属山西省。1937 年, 属山西省第六行政区。1947 年, 属晋绥边区第九专区。1949 年 2 月,属陕甘宁边区晋南区第九专区。10 月,属山西省临 汾专区。1954 年, 属晋南专区。1958 年 5 月, 撤销隰县、大宁县, 合并设立隰宁县。11 月, 撤销隰宁县、蒲县、永和县、石楼县, 合并设立吕梁县。1961 年, 撤销吕梁县, 恢复隰县。 1967 年,属晋南地区。1970 年,属临汾地区。2000 年,属地级临汾市至今。
热门文章
磨里镇
浩口镇
尖山区
洛市镇
东段乡
玉泉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