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清泉镇

拼音

Qīngquá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黄冈市

所在区县

浠水县

名称含义

“清泉”指“清泉寺”,“镇”即基层行政区划单位。

名称起源

以寺庙名称命名。南北朝时,浠水置县之始,以此地为县治。唐贞元六年(790)于县东北二里萧梁古寺凿井得泉,泉极清冽,寺故名清泉。北宋初具城镇规模。明代知县刘宪,督建县城,于时设置镇治机构。清代分设南北两镇,南称丽文镇,北称拱辰镇。民国年间两镇合一,各取一字改名丽拱镇。抗日战争胜利仍名丽拱镇,1947年依清泉寺更名为清泉镇。1949年后设为城关镇(区、公社),1984年改名为清泉镇至今。

名称历史

清代光绪三十四年境内为县中区;1932年,分属清泉区和丽文镇、拱辰镇;1935年,清泉区改为一区;1941年,改为丽拱镇;1947年分属清泉镇、白石乡、得胜乡、云路乡、新铺乡,又设有白石区(中共);1949年12月分属城关镇和云路区、麻桥区;1952年城关镇、云路区和麻桥区部分乡合并为城关区;1955年更名望城区,1958年设城关镇人民政府;1976年改为城关镇公社。1980年改为政社合一,即一个设置两个名称(城关镇政府、公社);1984年属清泉镇和望城区;1987年分属清泉镇和麻桥乡、余堰乡、三店乡;2001年,麻桥乡及余堰乡、三店乡所辖6个村合并为清泉镇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