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

名称

东阿县

拼音

Dōng'ē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聊城市

所在区县

东阿县

名称含义

因入境的河流以及所在的地理方位而得名。因洛、濮二水沿今东平湖两岸入境,河曲形成大陵,故称“阿”。(《尔雅》称大陵(丘陵)为阿。)阿有二,分别在齐、赵两国边境。西者在赵曰西阿,东者在齐曰东阿。

名称起源

西汉置东阿县,属东郡。

名称历史

汉置东阿县,属东郡。三国时期为魏地,隶属同汉。西晋属济北国,东晋改国为郡,东阿属之。南北朝时期,因南北分裂,政权迭易,457年,东阿并入谷城县。后魏,恢复东阿县;北齐省谷城,入东阿,属济州。隋朝,东阿属兖州济北郡。唐武德四年(621),属济州,隶河南道。天宝元年(742),更州为郡,隶济阳郡,同年恢复谷城县。天宝十三载(754),改属东平郡。乾元元年(758),改东平郡为郓州。大历元年(766),郓州改为淄青道,东阿属之。五代十国时期,东阿属郓州天平节度使。宋初,属京东路。庆历元年(1041),置西路安抚使,东阿随改隶。雍正十三年(1735),改属泰安府。1914年,东阿隶山东东临道。1928年,废道直隶山东省府。1937年1月,属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0年,东阿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初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专区级);同年4月属鲁西行政区运东专区(同年11月改为鲁西第四专区)。1941年7月,属冀鲁豫第四(运东)专区(9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九专区)。1943年初,属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六(泰运)专区。1946年11月,东阿县属冀鲁豫第六(运东)专区。1949年8月,东阿属平原省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东阿随聊城专区改属山东省。1958年12月,东阿建制撤销,各公社分别并入寿张、茌平县。1961年10月,恢复东阿县,其隶属未变。1967年,专区改为地区,东阿属聊城地区。1997年8月,属山东省聊城市至今。

东阿县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