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坊子区
拼音
Fāngzi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潍坊市
所在区县
坊子区
名称含义
故驿道一般自州县向外十里为亭,二十里为堡,三十里为坊。据《坊子区志》记载,唐代,在潍州南往安丘,诸城驿道三十里处,凿井一眼,名曰“三十里井子”(此处距潍州正好三十里)。井旁筑一方土堆,以示标志(现土堆已平,水井保存至二十世纪80年代,现不复存在。经当地居民指认,其位置在行政街与恒安街交叉口南约30米处)。清末,前宁家沟刘起有父子在驿道边、土堆旁开一客店,以土方堆取名“坊子店“。地处南北驿站间,过往客商络绎不绝,多在此处歇脚食宿,又加刘氏买卖实在,因而生意兴隆。由此“坊子店”名声大扬。
名称起源
1948年4月,潍城解放,坊子镇一带属潍坊特别市坊子市区。1983年10月,潍坊地区改建为省辖市;12月,组建坊子区。
名称历史
夏为斟寻阝国,商为莱国地,秦代属齐郡、琅琊郡,西汉时分属北海郡县,东汉、三国皆属北海郡(国)平寿县。晋初属青州齐国,后属北海国(郡)平寿县。南北朝时属青州北海郡平寿县和高阳郡北齐改北海郡为高阳郡。平寿县并入下密县,境内属之。隋开皇元年(581),恢复北海郡,设北海、下密两县。六年(586),置潍水县。十六年(596),置潍州。大业三年(607)废州,改下密为北海,又改潍水为下密,境域属之。唐武德二年(619),复潍州,领十七县。六年(623),惟留北海、营丘、下密三县,余县并废,境属北海县。八年(625),惟留北海县,境域属之。宋代属京东东路潍州、北海县。元代为中书省益都路潍州北海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属莱州府潍州。洪武十年(1383),降州为县,境属潍县。清朝属莱州府潍县。1914年,裁府,山东改为四道,属胶东道潍县。1925年,改四道为十一道,潍县属莱州道。1928年,废道,潍县直属山东省。1933年,潍县划分为十区,境域为二、六、八、十区地,部分属昌乐县辖。抗日战争期间属潍县。1945年,中共潍南县成立,境内解放区属之。1947年,境域大部为中共潍南县。坊子镇附近属游击区和国民党潍县统治区。1948年4月,潍城解放,坊子镇一带属潍坊特别市坊子市区,后改为潍坊市第四区,其他乡镇数潍南县。1950年,潍南县制撤销,并入潍北县。1953年,潍北县并入潍县。以后行政区划虽多次变更,但境域大部分地区仍属潍坊市和潍县。1983年10月,潍坊地区改建为省辖市;12月,组建坊子区。1984年1月,施政至2014年期间,所属部分乡镇有所调整,但区境内大部仍属潍坊市坊子区的区域范围有王家庄子、太保庄、凤凰、坊城、九龙、坊安、黄旗堡共7个街道。
热门文章
花土沟镇
白银区
唐邱镇
下各镇
林州市
郑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