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田东县
拼音
Tiándō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百色市
所在区县
田东县
所在街道
田东县本级
名称含义
说法有二:一说因县治在古田州州治东部,故名“田东”(古田州州治宋元时在今祥周镇);二说因县治在田南道道治(今百色市)之东,故名“田东”。田是指古田州,参见“古田州”,东是指东部。
名称起源
1934年,省政府对原田南道县界进行整理,将恩隆县11个乡及奉议县8个乡、思林县3个乡合并,置田东县。
名称历史
秦前,今田东县域属百越(粤)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分属桂林郡、象郡。汉元鼎六年(前111)至西晋,今田东县域大部分属郁林郡增食县,小部分属象郡。东晋至南朝属晋兴郡增翊县地。隋开皇十四年(594),今田东县域大部分先后属晋兴县、宣化县管辖。唐武德五年(622),拆宣化县为武缘、横山、晋兴、朗宁4县,横山县县治设在今田东县祥周镇境内,为本区域建县之始,隶属邕州。唐先天二年(713)),今田东县域除设横山县外,还置功饶(部分属今思林镇域)、侯(属今作登乡)、婪凤(属今林逢镇)等羁縻州;唐开元年间,置田州,州治在今田东县祥周镇祥周村旧州屯),辖都救、横山、武隆、惠佳、如赖5县,今田东县域大部分属横山县、惠佳县,小部分属属功饶、侯、婪凤等羁縻州。五代时,今田东县域属南汉国的田州,部分属婪凤州、候州、功饶州等羁縻州。宋在今田东县域设治所的有田州、功饶州、候唐州、婪凤州、上隆州、向武州、上林县等州、县。宋绍兴三年(1133),设横山寨(军事行政单位,治所在今祥周镇百银村上寨屯),辖都康、向武、归德、果化、上林、思城、婪凤、田州、功饶、候唐、上隆、奉议、泗城、利州、露城、龙州、归乐、武隆、惠佳、归城等州县,今田东县域属当时的田州、功饶州、候唐州、婪凤州、上隆州、向隆州、向武州、上林县等州县的部分或全部地域。元仿宋末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废横山寨,设田州路,辖果化州、向武州、奉议州、上隆州、归德州、武龙州、都康州、思城州、泗城州等土州及上林、富劳等土县,路治在今田东县祥周镇祥周村旧州屯。明洪武二年(1369),改田州路为田州府。明嘉靖七年(1528),降田州为三级政区,不辖任何土州土县,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的直隶州,至明末,今田东县域大部分属田州,小分部属思恩府上林县。清初沿明末制,清康熙三年(1664),田州改属思恩府(今武鸣县)。清光绪元年(1875),广西巡抚刘长佑奏改土归流设恩隆县。次年,奏准,治所设于田里平马圩,属百色直隶厅,今田东县域大部分属恩隆县,小部分属上林土县(县治在今思林镇)、奉议州、向武土州、下旺土司。1912年,百色直隶厅改百色府。1913年,裁百色府,设田南道,这期间,今田东县域分属恩隆县、上林土县、奉议县、向武县。1928年,废道制,恩隆县、思林县直隶于广西省政府。1934年,省政府对原田南道县界进行整理,将恩隆县11个乡及奉议县8个乡、思林县3个乡合并,置田东县,县治设于平马镇,同时撤销恩隆县,思林县。田东县县名沿用至今。
热门文章
把荷乡
龙茗镇
凭祥市
夏石镇
凭祥镇
上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