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

名称

泰山区

拼音

Tàishān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泰安市

所在区县

泰山区

名称含义

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之“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因辖区内有景点泰山而得名。《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就引申为“大而稳,稳而安”,此后有“稳如泰山”、“国泰民安”、“重如泰山”、“泰山鸿毛”等说。

名称起源

1958年6月,以泰安县城及其近郊地区置泰山市,仍属泰安专。1985年3月,泰安市升为省辖地级市,原泰安市市区部分改置泰山区。

名称历史

秦为济北郡博阳县治。汉、三国魏、晋均属泰山郡博县。隋属鲁郡博城县。唐初属东泰州博城县,武(则天)周长安元年(701),博城县改称乾封县(《新唐书》和《旧唐书》之《地理志》作乾封元年改博城为乾封。本志据成书于新、旧唐书之前的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亦采《元和郡县图志》之说。)。北宋开宝五年(972),乾封县徙治岱岳镇(今泰安市区),为县治之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为奉符县,属兖州。金先后为泰安军、泰安州治。明奉符县省入泰安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泰安州为泰安府,并置泰安县为府,府、县同治于此。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更名济南道)。1925年,置泰安道,为道治。1928年4月,国民党北伐军占领济南;5月11日,日军侵占济南;6月1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于泰安成立,今泰山区系省政府驻地;同年,废除道制,泰安县直隶于省。1929年5月,省政府由泰安迁回济南。1938年,泰安县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1940年2月,建立泰安县抗日民主政权,属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今泰山区境为其辖区。1941年初,于泰安泰(安)新(泰)公路以北地区置泰北县。1943年11月,改为泰历(城)县,今泰山区部分属之。1945年10月,泰历县撤销,其中原泰安县部分与泰安县(南部)合并,恢复泰安县原行政区划,属泰山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8年7月改为鲁中南行政区第一专区),今泰山区为专署及县政府驻地。1958年6月,以泰安县城及其近郊地区置泰山市,仍属泰安专区;同年12月12日,撤销泰安专区,改属济南市;旋于同月29日,撤销泰安县,并入泰山市,泰山市同时更名为泰安市。1961年7月,恢复泰安专区,泰安市复属之,并为专署机关驻地。1963年3月,撤销泰安市,恢复泰安县,以原市行政区域为该县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1982年1月,再度撤县置市,属泰安地区。1985年3月,泰安市升为省辖地级市,原泰安市市区部分改置泰山区。

泰山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