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店镇

名称

余店镇

拼音

Yúdià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随州市

所在区县

广水市

名称含义

“余”指姓氏;“店”指出售商品的铺子,泛指集镇;“镇”指乡级行政区划等级。

名称起源

余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据《应山县地名志》记载和传说:明朝时期此地为“白石村”,明末清兵入关时村民被清兵屠杀。后清政府迁黄陂罗姓到此屯田、烧土陶窑,村名改为“罗家庄”。清中期余姓迁来,逐渐形成集镇,罗姓与余姓打赌罗姓输,遂迁出至“罗家庄”以北。因集镇居民余姓多改名为“余家店”。后作为行政区划名时改为“余店镇”。其二据《余氏族谱》记载:明代以前没有余家店,人们赶集都去邓王家店即现在的邓家畈,康熙年间(1662),有余姓两兄弟在老城岭和北斗坡之间的堰塘边盖了两座小楼房,并在房前搭盖草棚供过往行人歇脚饮茶,得名“双楼子塆”,兄弟二人热情好客,深得乡邻好评,生意越做越大,余氏同门和亲戚朋友也开始在此合伙开办其他小型店铺,逐步由单一茶馆向多项经营的小集市发展,形成了最初的余家店。后来有一次几名讨饭的叫花子在邓王家店讨饭被打,逃至余家店得到了余姓人家的接济治疗,叫花子感恩余氏的所作所为,到处宣扬余姓乐善好施,老少不欺,这样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逐渐了解余家店,余家店也由此得名。 其二据《余氏族谱》记载:明代以前没有余家店,人们赶集都去邓王家店即现在的邓家畈,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前后),有余姓两兄弟在老城岭和北斗坡之间的堰塘边盖了两座小楼房,并在房前搭盖草棚供过往行人歇脚饮茶,得名“双楼子塆”,兄弟二人热情好客,深得乡邻好评,生意越做越大,余氏同门和亲戚朋友也开始在此合伙开办其他小型店铺,逐步由单一茶馆向多项经营的小集市发展,形成了最初的余家店。后来有一次几名讨饭的叫花子在邓王家店讨饭被打,逃至余家店得到了余姓人家的接济治疗,叫花子感恩余氏的所作所为,到处宣扬余姓乐善好施,老少不欺,这样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逐渐了解余家店,余家店也由此得名。

名称历史

明嘉靖年间属惠化乡;清康熙年间属惠化乡;民国时期属余界乡、峰山乡、徐家乡;1949年5月属余店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余店区改为七一人民公社;1959年七一人民公社改为余店公社;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设余店区;1975年2月撤区并社,设余店人民公社;1979年兴隆人民公社并入余店人民公社。1983年底设区建乡,余店人民公社改为余店区;1987年9月,撤区并乡,撤余店区设余店镇、兴隆乡; 2005年4月,推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撤兴隆乡并入余店镇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