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壶瓶山镇

拼音

Húpíngshā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南省

所在城市

常德市

所在区县

石门县

名称含义

公元759年唐朝诗人李白路过此地,他为壶瓶南麓黄莲河的千丈飞瀑而惊叹,亦为壶瓶北麓的洞口漫山桃花飘落而伤感,遂写下了“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美诗,后人也改其名为壶瓶山。

名称起源

壶瓶山镇之名来自于湖南屋脊壶瓶山。

名称历史

雍正十三年(1735),镇域属石门县北乡管辖。1913年,全县设8区21自治区,镇域置泥市自治区,归石门县第八区管辖。1929年,全县设南、中、北、西4区20乡,镇域置泥市乡,归西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2年2月,全县设14个行政区,5个区辖镇,281个乡,镇域置泥沙镇和16个乡,归石门县第十四区管辖。1955年4月,撤销泥沙镇,并入泥市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泥市、坪东、大胜、后路、耍武5乡及麻风村并为泥市乡;江坪、龙池、李坪、下深溪、黄连5乡并为江坪乡;南坪、上深溪、黄连河3乡并为南坪乡;新坪、鼓锣、水田3乡并为中岭乡。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泥市乡改为泥市公社,南坪乡改为南坪公社,中岭乡与江坪乡合并为江坪公社。1961年4月,由江坪公社析置中岭公社。1982年,泥市、南坪、江坪公社分别更名为泥沙、南坪河、江坪河公社。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建制,泥沙、南坪河、江坪河、中岭公社改为泥沙、南坪河、江坪河、中岭乡。7月,泥沙乡改为泥沙镇。1995年6月,上述3乡1镇合并为壶瓶山镇。至2014年无变化。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壶瓶山自然保护区。1994年4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12月,常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副处级事业单位,直属县政府管理,业务上接受上级林业部门指导。1999年11月,市政府核定管理处人员编制50人,经费实行差额补贴。2004年7月,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壶瓶山镇实行“区镇合一”体制,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16年管理局与镇政府分开办公。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