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街道

名称

余杭街道

拼音

Yúháng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浙江省

所在城市

杭州市

所在区县

余杭区

名称含义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余杭县,其义不明。据近代地名学家考证:“余杭”,系越语地名。当时浙江境内主要居民为少数民族越人,浙江诸县多以越人方言为名。据东汉《越绝书》:“越人谓盐为余。”同类地名还有余姚、余暨(今萧山)等,都是与盐有关的越语地名。在两晋与南朝之间(约公元三世纪至四世纪),有人对余杭一名在地名解释上作汉化。晋人司马彪(?~306)撰《续汉书》(此书已佚)的《郡国志》时引用民间传说,曰“禹航者,夏禹东去,舍舟航登陆,因以为名。”此外,还有人引用《说文》中“杭者,方舟也;方舟者,并舟也”的说法,使以“禹航”来汉化余杭,使之更为完整。且余杭水灾频仍,历代都倡导大禹治水精神,故“禹航”之说为不少学者所接受。但二千多年来,《二十五史》等各类正史均沿用余杭县名不变,对以“禹航”名县未予采用。

名称起源

2011年8月撤余杭镇建余杭街道。

名称历史

1961年4月重建余杭县,恢复余杭镇。1983年10月石鸽公社宝塔、水产2个大队划归余杭镇,同年12月分别改建宝塔行政村、余杭镇水产养殖场(以行政村建制)。1983年12月石鸽公社改建石鸽乡。1984年1月永建、舟枕2个公社分别改建建制乡。1991年撤石鸽乡并入余杭镇。1992年5月撤永建乡、舟枕乡并入余杭镇。1995年8月水塔、百亩地、郭家、西舍4个行政村划归中泰乡。2001年8月仓前镇金星行政村划归余杭镇。下辖31个行政村和11个居民区。2002年12月重组建立南安、宝林、凤联、山西园、人和、南湖、南渠、通济、乌龙涧、方县等10个社区。2003年9月村规模调整为宝塔、金星、凤凰山、华坞、上文山、沈家店、中南、余杭镇水产、上湖、竹园、义桥、仙宅、洪桐、溪塔、永安、下陡门等16个行政村。2005年12月通济、方县、南湖3个社区合并建通济社区,南渠街、乌龙涧2个社区合并建南渠社区,山西园、人和2个社区合并建山西园社区,南安、宝林2个社区合并建南安社区。2007年12月撤沈家店行政村建社区。2008年10月撤上文山村建上文山社区。2011年8月撤余杭镇建余杭街道。

余杭街道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