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枨冲镇
拼音
Chéngchōng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南省
所在城市
长沙市
所在区县
浏阳市
名称含义
“橙”字与“枨”谐音,“枨”字比“橙”字易写,年深月久,改为枨冲。
名称起源
源于东汉建安年间,已有1700多年历史。相传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周瑜巡视长沙郡,至城西40里处,见遍野橙树,林道迤延,宛如山冲,逐提名“橙冲”。“橙”字与“枨”谐音,“枨”字比“橙”字易写,年深月久,改为枨冲。
名称历史
枨冲,素有“千年古镇”之称,历史悠久。自古枨冲、青草地域相连,隶属浏阳。据《浏阳县志》载:明嘉靖长沙府志载,浏阳划分四乡,“东西南北乡”。枨冲、青草隶属于西乡管辖,并有上西乡、下西乡之分,青草全部及枨冲大部分为上西乡,小部属下西乡,语音有别,至今依然;明嘉靖十一年(1532),西乡划分为6里,现镇境域应在六里之内;清康熙十九年(1680)县志载,全县原编都44,外加坊厢都6,共50个都,青草为西乡19都,枨冲为西乡20都;清咸丰年间,推行团练制,至同治元年(1862),冲和大团辖今枨冲、青草、太平桥等及葛家乡一部;1912年,冲和大团改为冲和镇,分别成立枨冲乡、青草乡,隶属冲和镇管辖;1913年,又撤城、镇、乡,恢复大团;1916年,大团全部改为镇,小团全部改为乡,以镇辖乡;1928年,第一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全县共设24个区,十二区驻贯头,十四区驻枨冲;1930年,全县划为东、西、南、北、中5区,设24个区苏维埃,300多个乡苏维埃,十四区驻枨冲,辖12个乡;1938年7月废区并乡,枨冲镇辖黄板桥以下保甲及葛家乡的龙潭,和裕乡辖青草的一大部分及丁头以上各保甲,境内平息、茅田、草坪隶属和益乡;1949年8月1日,浏阳县人民政府成立,西区办事处驻枨冲;1950年4月,废除旧乡保,实行民主建政,划全县为14个区,辖6个居委会和201个乡,乡下设村,村下设组。七区驻枨冲,辖17个乡。当时,草坪、茅田、张家店、新南隶属十三区;1951年7月,调整行政区划,十五区驻枨冲,辖牙际、青草、大元、枨冲、黄板、唐家、贯头和白关等8个乡;平息、耀霞、芳石并入龙潭乡,隶属十七区;斑竹、茅田、张家店、新南等并入胡坪乡,隶属一区;1953年2月,调整区乡规模,十三区驻枨冲,辖15个乡;1956年下半年,撤销区,将小乡并为大乡,乡以下辖高级社,社以下辖生产队。将龙潭、贯头、大元、黄板、枨冲、龙虎一半等5个半乡合并为枨冲乡。将牙际、车关、青草、新南、张家、茅田、韩家、龙虎一半等7个半乡合并为青草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撤销乡镇,成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青草乡并入东方红人民公社,枨冲乡并入全球一人民公社;1959年2月东方红公社更名为城郊人民公社,全球一公社更名为唐家园人民公社;1961年3月,恢复区的建制,枨冲公社、青草公社隶属城郊区所辖。青草公社辖15个大队;枨冲公社辖22个大队,1个居委会;1968年11月,撤区并社,由枨冲、葛家、青草3个公社合并成立枨冲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建制,枨冲乡辖22个村,235个组,总面积117.21平方公里;青草乡辖15个村,226个组,总面积80.73平方公里;1992年5月撤销枨冲乡,建立枨冲镇;1995年6月,撤区并乡,青草乡并入枨冲镇,镇政府设枨冲,辖36个村,2个居委会,472个村民小组;2002年,区划变动,减少一个村,增加一个居委会(青草成立居委会),其村组仍旧;2004年冬季由于区划调整,将橙冲村、东湾村、江山村、佳园村、杨家垅村和八角亭居委会合并为橙冲社区;将青草居委会、荷叶村、车关村、坡湾村合并为青草社区;将德益村、斑竹村合并为沿河村;将新湖村、青山村、新南村、欲塘村合并为新南桥村;将董家村、土禾村、南山村、牙际村合并为牙际山村;将龙虎村、七步村、高家洲村合并为红卫村;将黄岗村、大元村、西源村合并为三元村;将黄板村、丁头村合并为黄板桥村;将古皮村、凤仪村、肖家坪村、贯头村、增加村、董家塘村合并为和平村;将平息村、芳芷村、耀霞村合并为平息村;2014年4月,行政村合并,黄板桥村、红卫村合并为才常村,村部设原红卫村村部;张家店村、沿河村合并为佳和村,村部设张家店村村部。
热门文章
涨渡湖街道
儒林街道
高安市
城北镇
花园路街道
高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