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

名称

南陵县

拼音

Nánlí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安徽省

所在城市

芜湖市

所在区县

南陵县

名称含义

北宋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载:“南陵县,缘山为名”,取地处江南陵阜间为名,系增置县,故名。

名称起源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赭圻城置南陵县。

名称历史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宣城县、春谷县,南陵县域分属上述二县,隶属丹阳郡。东晋于沿江赭圻城置南陵县,兼置南陵戍。南朝梁普通六年(525)赭圻城置南陵县,兼置南陵郡。之后历代沿用南陵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并石城、临城、定陵、故治诸县入南陵县,属宣州。唐武德四年(621),改属池州。贞观元年(627),又归宣州,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属江南西道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属宣歙观察使宣州。大顺元年(890),属宁国军宣州。五代南唐昇元元年(937),属宁国军宣州,隶江宁府。宋开宝八年(975),改宁国军,仍称宣州,隶江南路。南宋乾道二年(1166),升为宁国府,江南东路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属江浙行中书省宁国府。明洪武十三年(1380),属六部直隶宁国府。永乐元年(1403),属南京直隶宁国府。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徽宁道。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徽宁道。太平天国期间由浙江巡抚兼辖。同治四年(1865),仍由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分辖。1912年1月,裁府,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划属安徽省芜湖道。1928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1932年10月,划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38年10月25日,划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1940年8月6日,划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南陵解放,5月,归属皖南行署芜当专区。1950年5月,划属皖南行署宣城专区。1952年2月,划属皖南行署芜湖专区,8月,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71年3月,属安徽省芜湖地区。1980年1月,属安徽省宣城地区。1983年6月,划归芜湖市。名称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