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沁源县
拼音
Qìnyuán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西省
所在城市
长治市
所在区县
沁源县
名称含义
因县境位于沁河的源头,故得名“沁源县”。
名称起源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建义元年(528),始置沁源县。
名称历史
春秋为晋之地。战国前期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置谷远县。王莽时,改谷远县为谷近县。东汉复置谷远县。三国为魏之地。晋废县,属上党郡。北魏建义元年(528)始置沁源县,县治在今城南一里许。同年,于沁源县置义宁郡,领团城、义宁、安泽、沁源等县。北齐,北周时,沿用不改。隋开皇十六年(596)治沁州,州治在沁源县城南。同年,沁源北部始置绵上县,属西河郡。隋大业初,沁源属上党郡。隋义宁元年(617)于县置义宁郡。唐高祖武德初,复沁州治。同年,又在沁源西部,分设招远县,沁州,三年废,招远县仍归沁源县。唐天宝元年(742)改沁州为阳城郡。领沁源、和川、绵上。唐乾元初复称沁州,故治在沁源县。北宋时属威胜军,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威胜军在铜乱柳石围中,即今沁县城置沁州,从此,沁州便从沁源迁到沁县,沁源县仍属沁州。金初沁源亦属沁州;金元光二年(1223),始治谷州,谷州治在沁源。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废谷州,属沁州。明清时,仍属沁州,州治在今沁县城。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2年10月,在朱鹤岭以北地区分设绵上县,绵上县政府驻东村、赤石桥、水峪等地,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绵上又合并为沁源县,县政府驻郭道镇。太岳区的岳北专署驻沁源城关。1949年,太行区的长治专区和太岳区的岳北专区,合并为长治专区后,沁源县政府从郭道迁到城关。1958年,沁县和襄垣合并不久,又和沁源三县合并为沁县,县政府驻沁县城。1959年,沁县、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为三县,沁源县政府从沁县迁回城关镇(现改名为沁河镇)。1985年,属长治市。
热门文章
稻城县
李俊乡
田坝乡
温峤镇
乐业镇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