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丰满区

拼音

Fēngmǎn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吉林省

所在城市

吉林市

所在区县

丰满区

名称含义

因境内有丰满水电大坝而得名。丰满旧地名叫“小风门”,因地处峡谷,多疾风通过故名。1937年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在这里修建水力发电站,筑坝形成现库容108亿立方米的松花湖,谐风门之音,命名丰满大坝,后改地名为“丰满”,取吉祥之意,故而得名。

名称起源

1992年2月,吉林市郊区更名为吉林市丰满区。

名称历史

1945年10月,中共组建吉林市政府,市郊由吉林市领导,1946年5月,国民党进驻吉林市,在郊区设5区、43保、1043甲。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郊区隶属吉林市,市郊设白山、江南、龙潭、江北、兴隆5个区。1949年,撤销龙潭区,所辖行政村分别划归江南区和江北区。1950年,将永吉县小兰旗等7个行政村划归市郊区,同年将郊区4个区分别改称第一、二、三、四区。1952年,将江南区又改称第七区,白山区改称第八区,兴隆区改称第九区,江北区改称第十区。1953年4月,第七区改为第五区,第八区改为第六区,第九区改为第八区,第十区改为第九区。1954年,将永吉县的19个村划归市郊。1956年,组建九站、江南、白山、大屯4个农业区公所。1957年7月,撤销九站、白山、江南、大屯4个农业区公所,成立吉林市郊区。1958年,撤销郊区,组建江南、九站两个人民公社(县级),白山、丰满、大屯、沙河子4个公社分别划入船营、昌邑、龙潭、哈达公社管辖。1959年,恢复郊区建制。1959年,将永吉县大绥河、二道河子、旺起3个公社划归郊区。1963年,将大绥河、旺起公社划归永吉县。1969年,船营区丰满街道划归郊区。1975年,又划回船营区。1992年2月,吉林市郊区更名为吉林市丰满区,原郊区的丰满乡、江南乡、小白山乡、前二道乡、石井沟街道、红旗街道和船营区的江南街道、丰满街道及永吉县的旺起镇划归丰满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