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昭平县
拼音
Zhāopí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贺州市
所在区县
昭平县
所在街道
昭平县本级
名称含义
宣和六年(1124),龙平县更名招平县,后改昭平县,取昭州、龙平县各一字,并寓“招抚平定”之意得名。
名称起源
因地名组合及反映社会意识得名。
名称历史
秦属桂林郡。汉至三国属苍梧郡。东晋置龙平、归化两县。前者治今昭平县城,后者治今昭平县西北。均隶郁林郡。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523),置静州及其静慰、梁寿、南静、开江、武城5个郡,州治龙平县。其中,静慰郡治龙平,领县无考;梁寿郡亦治辖龙平。开江郡治开江县,郡、县即治今昭平县东南马江。武城郡治豪静、博劳、安乐、归化四县。其中,前三县均为梁止,豪静治今昭平县南,博劳治今昭平县北,安乐治今昭平县西北。陈武帝永定二年(558),静州又析开江、武城两郡增置辖逍遥郡,治今昭平县南,领县无考。隋初,废静慰、梁寿、开江、武城、逍遥等郡,所领之县均隶静州。大业三年(607),静州废,龙平、豪静两县改隶始安郡,前者省归化、安乐、博劳等三县入,后者省原苍梧郡之孟陵县及开江郡之开江县入。唐武德四年(621),复置静州及博劳、归化、安乐、开江四县,州治龙平,计辖龙平、博劳、归化、安乐、开江、苍梧、豪静7个县。武德九年(626),安乐、归化、博劳等三县复省入龙平县。宋开宝五年(972),富州废,思勤、马江亦省入龙平县,龙平县改隶昭州。熙宁八年(1075),龙平县改隶梧州。元丰三年(1080),龙平县复隶昭州。宣和六年(1124),龙平县更名昭平县,以昭州、龙平县各取一字为名,又意含招抚平定。淳熙六年(1179),昭平县复名龙平县。元大德五年(1301),龙平县改隶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龙平县省入平乐县。万历四年(1576),平乐府析平乐、富川等县地复置昭平县。治今县城。隶平乐府。清因之。1912年7月,昭平县隶属漓江道。1913年6月,昭平县改隶桂林道。1927年11月,昭平县直隶广西省。1930年,昭平县改属平乐民团区。1931年4月,昭平县改属桂林民团区。1934年3月,昭平县改属平乐行政监督区。1940年4月,昭平县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1年3月,昭平县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4年3月,昭平县与平乐县改划县界,即古营与庇江的县界,以索山岭古丁路面及木林尾漕两面对峙高峰为界;古营与西坪的县界,以峡口河、石梯潭腰并桐油坪山顶及峙口山顶倒水为界。1949年7月,昭平县改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17日,昭平县解放,治城厢镇,属平乐专区,下辖22个乡。次年,昭平县下辖2个区、22个乡。1957年,昭平县下辖10个区、90个乡、1个镇。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属平乐专区。1958年7月,改属梧州专区。1971年,专区改为地区,属梧州地区。1997年3月,梧州地区划分贺州地区,属贺州地区。2002年7月,撤地区建市,属贺州市辖昭平县,并把南华街居委会、迎恩街居委会改为城东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城北社区、城中社区5个社区居委会,全县辖9个镇、2个乡、1个瑶族乡、152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沿用至今。
热门文章
把荷乡
龙茗镇
凭祥市
夏石镇
凭祥镇
上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