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

名称

嘉鱼县

拼音

Jiāyú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咸宁市

所在区县

嘉鱼县

名称含义

以县治西北有鱼岳山,又盛产“嘉鱼”,因取诗经《毛诗·小雅·南有嘉鱼》之义,命名为嘉鱼县。相传唐开元年间(713—741),白湖西北出现一种鱼,只在子时、午时出窝,人称“子午鱼”。唐玄宗南游在嘉鱼鱼山驿(港门口)江上吃到此鱼,倍加赞美,称为“嘉鱼”,并令进贡。

名称起源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置嘉鱼县。

名称历史

县城古名沙阳堡,县地泛称沙阳。春秋战国属楚,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前201),置沙羨县,属之。西晋太康元年(280),析沙羡,就沙阳堡置为沙阳县,属武昌郡,地域含今之嘉鱼县和咸安区。太元三年(378),置汝南县,咸安地域从沙阳县划属汝南县。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沙阳改属巴陵郡。孝建元年(454),改属江夏郡。南朝齐建元元年(479),迁江夏郡于沙阳县治,省县入郡。永泰元年(498)至中兴二年(502),为沙阳男(龙骧将军胡松封地)。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废郡,置为沙州,为州治。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废州置郡,改沙州为江夏郡,迁设于汝南(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沙州州治复置为沙阳县,改属上隽郡。隋开皇九年(589),省沙阳县入蒲圻,以沙阳县地置为鲇渎镇。南唐升元元年(937),改镇为场(市)。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场为县,命名为嘉鱼县,属鄂州。宋相沿。元属武昌路。明属武昌府,成化十三年(1477)至正德十六年(1521),为沙阳王国(朱元璋曾孙顺王音埑嫡五子沙阳王膺铇继袭沙阳王彦濎封地)。清属武昌府。1913年,属江汉道。1916年,撤销江汉道后直属省。1932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23日,嘉鱼解放,属沔阳专区。1951年7月,改属大冶专区。1952年,改属孝感专区。1958年9月,撤区镇乡,建5个人民公社,下辖20个管理区。1960年1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专区,嘉鱼县改属属武汉市。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嘉鱼县,其行政区域并入武昌县,属武汉市。1961年4月24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孝感专区。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嘉鱼县,以原嘉鱼县并入武昌县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咸宁专区,嘉鱼县改属咸宁专区。1970年属咸宁地区。1971年3月,撤区并社,镇不变,全县合为10个人民公社。1975年12月,武昌县的范湖公社、金水闸镇划属嘉鱼。1976年4月,复属武昌。1984年2月,设区建乡,全县设为4镇、5区、22乡(镇)。1987年9月,撤区建镇乡,全县设为10镇5乡。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撤销咸宁地区设立地级咸宁市的批复》国函〔1998〕103号,撤销咸宁地区和县级咸宁市,设立地级咸宁市,嘉鱼县隶属咸宁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