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角鸮为小型鸮类,体长仅20cm左右。有灰色型和红色型两种,其中灰色型更为常见。灰色型总体呈棕灰色,头顶具有一对较为明显的耳羽簇,虹膜为黄色,上体具有棕褐色条状斑块,胸腹部则有黑色纵纹。
红白鼯鼠体长35-58厘米,尾长43-61.5厘米。不滑翔时的姿态酷似超大型的松鼠。体色极其艳丽,以栗红色为主,面部和身体腹面白色,眼圈橘红色,尾巴靠近基部的位置有一圈浅褐色的环带。
果子狸的前额到鼻垫有一条中央纵纹,眼下有小的白色或灰色眼斑,眼上有较大的清晰白斑。因其面部有复杂的白斑,所以也被叫作花面狸,英文名意即“戴面具的棕榈灵猫”。
北树鼩的外形和颜色都跟松鼠很接近,但吻部细长,上嘴要比下嘴长一点。眼周有明显的浅色眼圈。善攀登,行动敏捷,有较强的领地意识。能发出8种不同的声音用于警报、注意、接触和防御。
斑林狸俗名“彪鼠”,因其个子比松鼠大不了多少,体长36一38厘米,尾长30一33厘米。体型细长,灰白色底色上布满黑色斑点。为了在树杈间保持平衡,有一条和身体等长的大尾巴。
兔狲体长50-65厘米,大小似家猫。栖息于灌丛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与戈壁,也能生活在林中、丘陵及山地。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等。
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数量大。族群中有的是一夫一妻制,有的是一夫多妻制,还有少数多夫多妻制,三种现象并存,这在其他动物身上是不可能发现的。
棕熊体长1-2.5米,体重可达125一225kg,甚至超过500kg,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与熊科其他物种相比,肩背和后颈部肌肉隆起是区分的主要特征之一。
绿头鸭主要栖息于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河流池塘、沼泽等水域中。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和越冬期间,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活动时常发出“ga-ga-ga-”的叫声,响亮清脆,很远就能听见。
作为家猪的祖先,野猪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却与家猪大相径庭,一直是勇武和莽撞的代名词,猪突猛进!
藏狐多见于海拔达2000~5200米的高山草甸、高山草原、荒漠草原和山地的半干旱到干旱地区。昼行性,独居。单配制 (一夫一妻制) 动物,选定配偶则终身相伴,双方共同生活、捕食以及抚育后代。
岩羊身上覆盖浅灰棕色至蓝灰色毛发,尤其冬毛十分干净好看,因此又被称为蓝羊、青羊等。岩羊雌雄都有角,但大小有显著差别。雄性岩羊的角会随年龄长大,向外展开并弯曲,特别粗大并可由此估算年龄。
川西鼠兔是属兔的。它们主要栖居在高山草原上的碎石坡上,喜欢生活在岩石缝隙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梅花鹿属于中型鹿类,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亚季风区的动物。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梅花鹿有着吉祥的含义。
黄鼬,你可能更熟悉它的别名黄鼠狼,它是鼬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
豹猫,顾名思义是一种像小豹子一样的野生猫科动物,比起一般的家猫它们耳朵大,额头有两条两侧嵌黑边的浅色纵纹。豹猫是很多地区生态保护的底线。
鹗,俗称为鱼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湖泊、河流、水库等水域环境都可能看到它的身影。
黑鹳是鹳科的一种大型鸟类,它是一种分布广泛但不常见的物种。黑鹳的黑就是传说中那种五彩斑斓的黑。
苍鹭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鹭科鸟类,站起来有一米高。它们是典型的涉禽,有看涉禽典型的“三长”特点:大长腿、大长脖子和长长的嘴巴。
斑头雁作为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而闻名于世。在喜马拉雅山脉还没有现在这么高的时候,斑头雁的迁徙就已经延续了数百万年,随着喜马拉雅山越来越高,它们也越飞越高。
热门文章
南宁金土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驻兴安服务部
农科所水泥柱厂
湘漓镇鑫旺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
腊背塘酒厂
德天瀑布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