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梢虹雉 (zhì) 体长70m左右,雄性白尾梢虹雉以紫色和绿色为主要颜色,和其他虹雉不同,它们无长冠羽,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羽端白色,也因此得名白尾梢虹雉。喙部较其他虹雉更强壮,适合挖掘泥土和坚硬的石块。

绿尾虹雉(zhì)的体长在58cm到80cm之间,雄性拥有极具魅力的美丽羽毛,以蓝紫色为基调,颈部羽毛为橙色,背部羽毛雪白,整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呈现出不同的美妙结构色,在阳光下更是多彩耀眼。

紫貂体长35-55cm左右,毛发光滑柔软,身体大部为棕色,头颈部颜色较浅,有的呈现出黄色或灰色。不同紫貂亚种之间毛色也有所不同。紫貂是灵活的猎手,它们善于在岩石和树木上穿梭,依靠敏锐的听觉和嗅觉寻找猎物。

白鱀(jì)豚体型略似海豚,但有细长上翘的、布满尖牙的喙部,有点像鳄鱼。体色灰白色,有三角形的矮背鳍,以此与同域分布的黑色无背鳍的江豚相区分。

黄腹角雉全长约50cm-65cm,和许多雉科鸟类一样,黄腹角雉的雌雄差异也较大,雄性周身大部羽毛呈现黄色,伴有棕红色斑点,而雌性羽色黯淡低调,容易和林下环境融为一体。

长颌带狸是大型的地栖灵猫类。吻部狭长,体色灰白,背部有宽阔的黑横纹;左右肩的大黑纹组成汉字“八”的形状,因此俗称八卦猫。腹部是鲜艳的黄色。

靛冠噪鹛身长25cm左右,是噪鹛中极少数羽色艳丽的鸟类。体态修长优雅,头顶上的羽毛是靛蓝色,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喉部为鲜黄色,脸颊则是黑色,虹膜呈现出红色。

野马原本包括2个亚种,但欧洲野马 (Equusferus ferus) 在19世纪末绝种,因此现在的野马专指我国和蒙古的普氏野马 (Equus ferusprzewalskii)。

大熊猫可能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动物之一了。具有熊科中独一无二的黑白相间体色。尾巴虽然短,但已是熊科中第二长,长达10-15厘米;而且和身体一样是白色的,而非大多数卡通形象中的黑色。

金钱豹是除家猫外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即使在被人类高度开发的地区也能生存,甚至直到2005年还在北京有记录。

黑颈鹤体高150cm的大型鸟类。头颈部整体为黑色,仅眼下、眼后具白色块斑,裸露的头顶为红色皮肤,尾、初级飞羽及形长的三级飞羽黑色。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体长5 ~ 6米,身高2.1 ~ 3.6米,体重达3 ~ 5吨。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

小鼷鹿是我国境内最小的有蹄类动物,体长约40cm。头上不长角,雄性上犬齿发达,往下延伸形成“獠牙”。小鼷鹿是一种夜行性动物,但主要在早晨和黄昏活动,善于隐蔽,一般不远离栖息地。

金猫体长超过1米,体重9-16公斤。最大的特点是额头上两条宽阔的灰色条纹和每侧脸颊的两条白纹,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则是中等长度的尾巴,走路时尾尖翘起,露出尾稍下面极其醒目的白色长毛。

怒江金丝猴别名缅甸金丝猴,具有本属猴类的典型特征,即鼻孔朝天。但它们浑身体毛均为黑色,并无金色,头顶有一撮朝前弯曲的顶毛,面部为粉红色。它们的尾巴很长,有助于在运动中保持平衡。

平胸龟头大呈三角形,无法缩入壳内,头背面和侧面被整块角质盾片覆盖,上下喙均具钩,上喙弯曲似鹰嘴,民间俗称为鹰嘴龟或大头龟。

乍一看绿孔雀和蓝孔雀很像,但它们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绿孔雀颈部到胸部为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其次绿孔雀的冠羽是一簇,而蓝孔雀的冠羽为扇形展开;绿孔雀的眼后具有黄色裸皮,而蓝孔雀没有。

高黎贡羚牛是一种高山动物,体型雄健,性情凶悍,栖息于高海拔的高山悬崖地带。它们白天隐匿于竹林、灌丛中休息,黄昏和夜间出来觅食。上下往来于群山之中,纵横于悬崖峭壁之间,如覆平地。

天行长臂猿是典型的树栖性灵长类动物,几乎常年生活在树上,很少下地活动。行动时靠两条长臂和钩形的长手悬挂在树枝上,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动作迅速准确。

滇金丝猴的活动范围为海拔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成体滇金丝猴的体毛并不是金黄色而是灰黑色,所以也叫“黑仰鼻猴”,但初生的幼仔全身的被毛为浅白黄色。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