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 ,蒙古语,意为富饶之河。

因有高顶山延绵入境形如一条巨龙,故名石龙,后更名为蛟龙,1993年撤销香炉乡、蛟龙乡建置时,取两乡乡名各一字而得名。

三排由油岭古寨迁来,初时有三个寨,“三排”(排即瑶寨的房屋依山层叠成排),故名。

因成龙路位于辖区内,是该区域内的主要干道和重要标志,故名。

系蒙古语,原名“苏波罗盖”,义为“塔”。因境域建有安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的舍利灵塔,故得名。

“卓刀泉”指卓刀泉寺,“街道”指乡级行政区。

得名于境内的历史古迹“石洞古桥”,据查建于明朝,是成都至遂宁古驿道必经之路。

富口自古物产丰富,又处水北交通关口(原是夏茂、高桥、梨树乡民进城的必经之地)得名。

古城镇驻地有唐代渤海国古城遗址。

乌兰哈页系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山壁。因苏木驻地在乌兰哈页嘎查而得名。

因该乡有条小河叫清江而取名清江桥乡。

因滨临伊河,以伊河之滨得名河滨。

据史载,古时此地居住过羌族等少数民族。“曲子”一名来自羌族语。现在安多藏语称河水为曲。曲系古羌语今藏语的汉字记音。曲子是河水之意。因其地处环江(古称马岭水、环河)之畔,故以河水而得名“曲子”。又传古时在距镇3公里处建寨取名琵琶寨,人们以“即有琵琶,必有曲子”的想象,取名曲子。

因境内有八个庙堂,即城隍庙、文庙、观音庙、关帝庙、张爷庙、药王庙、水口庙、永兴庙,得名。

当地人用甘蔗叶盖房子,高卓为彝语,意为“用甘蔗叶盖房”,故名。

将原九龙镇拆分后,设立新龙镇、九佛街道和龙湖街道,第一个字分别为“新”“九”“龙”,合起来为“新九龙”。该镇由原镇龙部分村(社区)组成,命名为“新龙镇”,谐音“兴隆”,有兴旺隆盛之意。

因境内东禅寺得名。

藏语,意为“农区”。

646 647 648 649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