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称狼渊。秦汉为繁阳亭。三国魏黄初元年(220)魏文帝受汉禅登基于此,取“繁荣昌盛”之意改名繁昌,并置县。唐废县,始称繁城。 后因回族集聚,设回族镇。

从通化玉皇山下有渡口,称头道江,逆江而上此处为第二渡口,故称二道江。

根据《三国志》记载蜀将姜维围攻临洮,凉州军自金城南经沃干阪驰援,后取谐音为阿干得名。

因驻地在山下村,山下:在乌龟山下得名。

因地势平坦,多植桑树,故名。

相传北宋以前,海潮涨落流沙淤积成一块长形沙地,人们聚居经商而形成小集镇,故名。

系蒙古语,意为有水獭,因境内一条河畔上有水獭,故得名。

因为木船竹筏到达之地得名达船店。又因船筏在此停泊常遭山洪冲打得名打船店。1950年更名达权店,意指“人民达到夺取政权的愿望”。

北临颍河故道,据县志记载,商王武丁经此后,称为小商河,并以为村名。 据1934年《郾城县记》载:小商桥,隋开皇四年(584)在河上建石拱桥一座,名小商桥,后村以桥名小商桥,简称商桥。明末筑有寨,称小商桥寨,以桥为界,南寨(又称商桥南寨)属郾城,北寨归临颍。

涞源,意为涞水发源地。

以老地名鹿原命名的乡级行政区

因圩后山形似虎背原称虎岭背,后避“虎”字简称岭背。

“复兴”意为“解放复兴”,故得名。

传清康熙年间称王堂。后因村内庙宇得名龙王庙。1966年寓意“革命推动的力量及气势”更名东风。

拖市指沿河集市,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因境内有一座山峰,形状如一只仙鹤腾飞,故名。

境内有形似龙耳之崖原名龙耳崖,后因产煤设集交易,得名龙镇。

龙塔,即龙塔古篆,又称彼岸寺经幢,是"香水海石幢"的俗称。石幢雕工精湛,上部八棱千佛造像,伎乐仙人,中部四面小篆"许州郾城县彼岸寺碑铭",下部四面造像,底部雕以海池,池壁上为佛传故事浮雕。明代僧人宗岩称其为"香水海石幢",俗称"龙塔古篆"。因其建于唐代佛教名刹彼岸寺内,且为记载彼岸寺兴衰始末及佛家传经之事,故史称“彼岸寺经幢”。街道因此得名。

622 623 624 625 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