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县城南有乌兰山,又是乡级行政区域,故得名乌兰镇。

巴仁,维吾尔语,意为两河之间。

安文古名惠化,唐戊戌(878)黄巢兵乱中,官府文牒移藏瑞山惠化里而得保全,遂以“平安昌文”之意,更名安文。

名源于圳隆。《大清一统志》载:窦江(鉴江)有东西川两源,至县南,两川合流处窦洞,水中石头耸起,形如小船,故名。方言“圳”与“镇”谐音,俗成今名。

称原龙、海两姓望族居住过的“善德营”为“旧营”而得名。

该地区风土人情习惯于聚集、聚众的生活模式,故称为居集镇。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设于兰石圩,故名。

因辖区范围内有一地名为石家河(石家河:此地住户中石姓人居多,又有小溪流经,而得名石家河),取其中“石家”二字而得名。

人民群众对解放军的热爱和拥护,军民团结。

该镇以东3公里处有一山峰名为玉井峰,为本镇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取名玉井,属于乡镇行政区域,故名玉井镇。

盘江河元代原名“瓮城河”,以元代有瓮城都桑等处长官司得名。后因该河由西南入境,呈“S”形贯穿全境,河面宽、水流大,似一条江盘旋在该地,故又名盘江。

因清光绪末年林显洲来此垦荒,地号为八十八号,故得名八十八。1983年由原八十八公社改称为八十八乡。

因政府驻地杨桥集镇,1989年1月撤乡改镇,成立杨桥镇,得名后沿用至今。

拖顶:藏语,拖“坝子”,顶“上”,意为“坝子上”,因乡政府驻地拖顶村在一临江小坝上,故名。

近代相传称为任宗庙,相传女娲补天等古典传说在此处发生,取仁宗,即人类祖宗生活地之意。

因为彝族人民年、节日赛马之地,故名。

据查:明朝永乐年间,张杨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其东面古城遗址命名“西城”。因乡政府驻西城得名西城乡。

以周姓依黄河故道大堤建寨得名。

589 590 591 592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