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哇”,藏语译意为举世无双。

“北”指北部,“牙”指牙齿。因驻地街北面有一座山形似人的牙齿,故名。

清朝年间立村,原名叫河西村,村子四周荒无人烟,常有野兽出没,给村民带来了危险,村子的对面有一座庙,村民每天去庙里祈祷,希望得到神灵的指示,有一天早上人们发现庙上有一根柱子倒向北面,村民认为这是神灵的指示,人们就把村庄迁到柱子倒下的位置,故得名新村,后来又改为辛村。

“夏里”意为“灰白色的山”。

出自辖区内的主干道“迎宾大道”之名。“迎宾”寓意“喜迎五湖来客。广交八方宾朋”,象征了铁门关市市民的热情好客和广阔胸怀,寓意健康美好,群众认可度高。

新屯,布依语xeeh,siang。古时以石筑防卫堡垒,故名。

塔西河《西域图志》记作:“塔什根郭勒”,又名“哈奇克郭勒”蒙语,意为位于斜面上的河流,以地形特征而得名,后误写作塔西河,沿用至今。

旧时,因境内的小溪为童姓家族所有,因而得名。

孔子赴郯曾路经该村。据《沂州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因李姓兴旺,改名为李家庄,简称李庄。清康熙年间设有驿站。因靠沂河,明、清两代,常有过往货船停靠于此。沿用至今。因李姓兴旺,改名为李家庄,简称李庄。因原乡驻地位于李家庄而得名。

因该地位于州学岭、油塘下、四眼井等6条水沟汇入抚河的汇合处,且该地建有一桥称六水桥,故名。

宋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为避其父赵弘殷之讳,降旨曰:“殷者商也,川乃水也。”故改溵水县为商水县。

嘉陵江古称“渝水”,重庆简称“渝”,渝中区因地处重庆市城区之中心而得名。

洼里,蒙语“瓦鲁”,意为村庄。

传唐代冀姓兄弟在此开设银器铺,后兄弟不睦分家,弟弟留此居住,故名小冀。

因松江(吴淞江)古属吴县,故亦称吴江。后梁开平三年(909),置县,县以江名。吴江区名袭之。

因位于白城市城区西部,故而得名。

“柏林”指早年此地种植有大片柏树。“镇”指乡级行政区。

“曲洛”意为“河的南边”。源于驻地在措勤藏布的南边而得名。

476 477 478 479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