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有明朝年间由真敖和尚所建、庇佑老百姓万事灵验的古万灵寺,故以寺名得名万灵镇。

辖区内古时有大岗和小岗两个岗地,取名双岗。

因高山飞龙泉一小溪名云溪,穿城流入弥江,故名。

主要是指用于管辖下辖群众自治组织的最基层的行政区划。政府驻地江湾村。唐至宋初,以鲍、叶、滕姓等云集于此河湾聚居,取名云湾。明万历《萧江全谱》记载:北宋元丰二年(1079),洪州进贤县尉江敌(字景仁)由附近旃坑迁入,后子孙繁衍成巨族,故以姓氏易村名为“江湾”。

因位于黔江城区以西而得名。

因政府驻地在大辛庄村,故命名为大辛庄镇。

名为建华的乡级行政区域。

流江河(原仪陇河)流经境内环绕董家坝,迂回形成葫芦状,场建于葫芦颈,街道两头均低河岸,当地百姓称此段河为二道河,此场为二道场,故名。

塔尕尔其,维吾尔语,意为织口袋匠。

以附近有一座形似鱼的小山命名鱼儿山,因鱼儿山镇政府驻鱼儿山得名。

原碧海社区和逸景社区合并成立该街道时,取观山湖区原名“金阳”命政区名。

取自张姓所建青云坊这一事物。

相传此地原住董氏人家,为抗衡外患立志筑起了城堡,故得名董志城,后改名董志镇。

源流不息,清澈甘醇的井,喻金井。

因境内原有一法官庙,群众以其谐音演变为“花鼓”,因“鼓”“古”谐音,后演变为花古,故名。

泗门镇,一名第四门。至宋末谢氏避乱来此定居,子孙繁衍,遂成村落。《东山志》载,以汝仇湖东开四门放水第四座水门得名“第四门”。四水为泗,故称泗门。清初黄宗羲避乱来此, 赋诗:“日日街头鲑菜满,不妨长作四门人。”郡邑志及明胡宗宪主编《筹海图编》都已作泗门。1930年正式改“四门”为“泗门”。

因镇政府驻地奔子栏社区,故名。奔子栏,藏语,奔即“美丽”,子即“沙”,栏即“堤”,意为“美丽的沙堤”。传说有一公主进藏和亲,途径此地感觉风景优美,在此翩翩起舞,故奔子栏亦称公主起舞之地。

平甸意为银灰色的小平坝。因乡人民政府驻平甸村得名,后迁至古城街道纳溪社区,仍沿用原名。

430 431 432 433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