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庄地名含义有二:一说传古时有刘姓在此种菜,雇佣年轻小伙系龙王化身,每逢天旱,变龙施雨,年年丰收。为求龙王长期保佑,盖起龙王庙,庙成,香火旺盛。后渐成村庄,取名龙王庄。二说刘累后裔士会封于范,范、刘二姓同宗,故假托之,以传说称龙王庄。

勒乌原名“冷知林哈”彝语(汉语简称:雄鹰飞翔的地方),因其驻地在坎下故名勒乌(勒乌:彝音坎下)。

因辖区范围位于凉州老城区中心以西而得名。

据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惠安知县叶春及所编撰的《惠安政书》,把这里划分为惠安二十三都的白崎铺,包括白奇、里春、梁墓、北坑、山兜、贺厝、埭上、大山、骆厝、克圃、下埭、温前等十个自然村。“白崎”自明代以来就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它既是一个自然村的名,也是一个铺的名,这个铺的范围就是现在的回族乡。而据入泉始祖郭德广的坟墓碑刻,却有“惠百奇”的字样;还有明清流传下来的郭氏家谱、族谱的记载,都称本地为“温陵百奇”。此后,这个名称就成了郭氏所居住的这几个村子的总称,而“白崎”这个自然村也改称为“白奇”。1990年回

因辖区内的荷花池而得名。1912-1945年期间,川军将领陈国栋在今天荷花池一带修建了住宅,并把自己宅院后面的数亩田地改建成水池,遍种荷花。一到夏天,这里就是荷叶田田,荷香四溢,于是这里就成了当时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聚会游赏的胜地。后来人们便称此地为“荷花池”。

富林古称“傅林”,曾是古代富林县县治、勤州州治、云浮郡郡治所在地。据乾隆年间《新兴县志》《阳春县志》记载,南朝宋、梁时期曾设置“傅林县”,富林四面环山,林木茂盛,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故名。

以明成化年间设铜罐水驿,历史上曾出土铜罐(鼎)得名。

“蒙古”最初是指部落名。始见于《魏书》,作“失韦”;隋、唐时作“室韦”。唐代后期,室韦--达怛人进入大漠南北。两《唐书》所载室韦诸部中,有一部称为“蒙兀室韦”,是始见于著录的蒙古名称。辽、金、宋时代,又有萌古、朦骨、盲骨子、萌古斯、蒙古里、蒙古等异译。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06),铁木真统一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蒙古汗国后,凡与蒙古部同一语系的民族,统称蒙古。清康熙三年(1664),清朝以戈壁为界划分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将大漠以南蒙古各部落称为内札萨克蒙古。“内蒙古”之称由“内札萨克蒙古”

汉语,河名,大河沿子河。

相传古代鹅塘驻地旁有两口池塘,塘边有两个椭圆形的小土丘,形似鹅蛋,故取名鹅塘。

因境内有中山港,故名。

其意为林茂粮丰。

古时,位于县治(凤山镇)驻地东面,地下多泉水,取名“东泉”。

永远取得胜利之意。

蒙阴为县城名称,因位于蒙山北得名,街道是行政管辖区名称,即驻地在蒙阴县城的街道办事处,行政区。

顺义区,“顺”字来自唐开元年间命名的“归顺州”。“义”字来自明洪武元年命名的“顺义县”,“义”取“正义,道义”之意。

取吉祥话大大兴旺之意。

镇政府驻官道村,依村得名。

401 402 403 404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