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隋开皇年间,为防海盗,曾在村庄四周筑城,村东南临海处建一城门,故名。

该地有很多马鹿、狐狸出没,藏语称“啥洼”。后因民族语音间的差异走形,当地群众普遍称为“沙湾”,故名。

因位于居名点木陇旁而得名。

镇政府驻地华石圩,故名。因圩路边一棵大榕树下有几块大石,日久被路人坐滑,人们称此地为“滑石”,随后用作圩名。民国时期曾改称“濂石”。1949年后雅称为“华石”,意为“华美的石头”。

马建乡得名于马建堡,清代于此地设马圈堡,后逐渐演化为今名。

清代中叶,田、白、贾等姓建村,因建村时间久,故名老庄。

该地原金竹生长甚多之意。

凉水镇的地名是以凉水村后山下坎处有一清泉,水质清凉而得名为凉水泉子,故命名为凉水。

大洋开发于明朝中叶(公元1500年),此地原有三块小平原,(盘古洋、陈墘洋、金盘洋),间隔着一片苦竹林。明代中叶开发时砍去苦竹,使三洋连成一片,故称大洋。

因境内有始建于元朝的古塔遗址而得名。

寓意此地山水相连,风光秀丽,丹青如画。

玛纳斯,蒙语:“玛纳,巡逻也,斯谓其人,滨河有巡逻者是名焉” 。

清宣统末年建村时,沟内有一条赶牛大道,称为牛路沟,后按相近发音,称为油篓沟。因镇政府驻油篓沟得名油篓沟镇。

此处四水交汇,水资源较为丰富,便取名水峪贯。

因其地养鸭多,本地方言将鸭叫做”阿“,”拉“为苗语召唤鸭子“啦啦”之声,故取名为阿拉。清康熙至道光年间设兵营,得名鸭拉营。1952年改为阿拉营。

离今驻地二里左右,古有百亩大湖 ,故而得名“大湖”。

因境内有地形狭长,蜿蜒如龙的长岭岗,故而得名“长龙寨场”。

芒为村,信为石头,意为石头村。镇人民政府驻芒信村,故名。

333 334 335 336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