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水河始架普渡桥(在今清河桥以北,1924年山洪冲毁),方有桥东、桥西的区片地名。因此区域位于张家口市区东半部、清水河东侧而得名。
清政府为了统治苗疆,曾设屯于此,后因居住地洪水泛滥成灾,屯址迁往汪富寨,旧地便称“老屯”,意指清政府最初设屯的地方。
因青山原名青山堡,历经164年,逐渐形成小集镇,起名叫“青山堡”,故而得名。
安乐,寓“安其居而乐其业”之意而得名。
明弘治年间杜姓在村东建庙,叫杜堂庙,因以得村名杜家堂,至明末简称杜堂,因政府驻杜堂村,故名杜堂镇。
因幕府山贯穿全境而得名。
位于鹿城西部,古时鹿城划为“四厢四隅”,西部夙称“广化厢”,寓有“广施教化”之意,故名。
因位于秀山平原西南部,地下水丰富,多以上升泉形式涌出地表并汇成清澈小溪,故兴市建场得名清溪。1980年12月因“清溪”重名更名为清溪场。
因取“以其地近海,徐徐而闻海涛声,曰是安得其徐徐而闻乎”之意,故名。
该街道辖区内有凤凰路,简称凤凰。
相传清朝初期有一施姓人家在此山梁上居住,得名施家梁。
以驻地(南次营村)得名。相传东晋末年胡人于丘陵小山南北坡分别驻扎两个营寨,各为主次,后称南营为南次营,简称次营。
官坝场,据县志记载“清康熙初建,由杨家街迁来,为杨姓舍业,名官坝,取公共咸集之义”,别名“干坝子”。这就充分揭示了为什么忠县的“官坝无坝”会口口相传,原来官坝得名与坝毫无关系,倒是它的别名“干坝子”充分说明了当时“官坝无坝”的窘况。
南塔为清初皇太极敕建的环绕盛京城东、西、南、北四塔四寺之一塔。南塔街道是沈河区管辖的一个街道。
锁龙乡,相传是把"龙""锁"在该地而得名锁龙,又因为是乡级行政区域,故而起名锁龙乡。
因境内新城子村而得名。
相传,明初梁县并入合肥,梁县古城需重新命名,鉴于城内风景优美呈现园林风光,故得名。
长白山伐木工人顺鸭绿江放木排行至此处,有3座山头,拦截江水,激起3股巨流,放木排人称“三砣浪头”(安东八景之一的“浪头三叠”即指此处,后来随着太平湾大坝的修建,这个景色已经永远的消失了),民国初年称“三道浪头”,后来简称浪头。
热门文章
大水泊镇
清源镇
乌素图街道
方岗镇
黄堡镇
北冶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