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取自当时号召修建场镇的进士柳天宫姓。嘉,是指在朝嘉庆九年(1804)基本建成场镇。故名柳(柳天宫)嘉(嘉庆)场。

寓意人民生活太平。

“聂拉木”意为“颈道”。

因政府驻地设在企水圩,故名。

据说以前天子巡查此地,因此命名为巡田乡。

此地早在明代已是一片水草茂盛的沼泽之地,并有人定居,被称为“海店”或“海淀”,“淀”是指水聚积之处。以后这一带逐渐形成集镇,故名“海淀镇”。

为了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村健康发展,故而得名。

柳州古称潭中,市区贯穿东西的一条道路分段称潭中东路、潭中西路,街道辖区位于潭中西路一带,故名。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巡视民间,夜宿于此,拂晓,随从问朱元璋,此为何处,他随口答道:“晓天”,由此得名晓天镇。

晋朝时期,晋国大夫邓伯道返乡后,定居邓庄庄儿山(庄儿山有邓伯道之墓)。他有一个儿子(秦晋交战被俘)三个侄子,大侄子农耕于该村地界,得名大邓。

因乡政府成立之初在寺庙办公,此地两座寺庙相对应,中间有一条小溪穿流得名庙溪,政府驻地于此,故名。

以地处老城区中部,故名城中街道。

一说相传三国时期邓艾屯田时,曾经在这里设立收粮点,称为“交粮站”,后来人们将“交粮站”称为“高良涧”。另一说高良涧为水名,始称于隋、唐,后逐渐变为聚落名。

元至元十六年(1279),在此设立武当长官司得名,1940年贵阳县在境内设置乌当区至今沿用。因元至元十六年(1279),设八番顺元宣慰司在乌当境内有顺元路军民安抚司武当长官处。其武当与乌当谐音。所辖有乌当自然村,而命名乌当。

因紧靠宋朝初年建成的大寿桥,后大寿桥衍为大桥,得名。

“措周”是藏语,意为“6个部落”,因从前俄什加、措香、石乃、和日、多让、南贡瓦6个部落集中一地生活而得名。

境内建有太平寺,终日鼓声铿锵不绝于耳,名音铿,习称音坑。

清雍正年间,阳门堡名为郭磊的人在此建庄,得名郭磊庄。因镇政府驻郭磊庄得名郭磊庄镇。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