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堡”系维吾尔语称“阿斯塔那”,意为首府。

连庄故名廉塚,相传此处有战国时期名将廉颇墓而得名,后来廉颇墓逐渐平毁,廉塚村发展为清河东部的重要集镇,村名遂改为廉塚集,后演变为连庄。因镇政府驻地连庄得名连庄镇。

旧时该场形似一条腾飞之龙,明正统元年(1436)于龙首建庙宇“飞龙寺”,后依庙建街市成场,曰“飞龙场”,镇以此为名。

清朝康熙年间,该村原名南大张庄,因发洪水,把村庄冲开,张姓迁出,周姓便为大户,取名周庄。因驻地位于周庄村得名周庄街道。

政府驻地更戛社区,故名。更戛古称“耿嘎”,傣语,意为盛产龙舌兰的地方。

因地处潼湖沿岸而得名。

建中街以“建设新中国”之意取名, 街道因路得名。后因为城市建设,此路消失,街道名称沿用。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瑞金场淘金之地也,《郡县释名》以掘地得金名”,“置监时有航浮水面色如黄金,人目为瑞”,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瑞:寓意着吉详,好预兆;金:是金德的祥瑞。

“莫愁湖街道”地名源于境内六朝胜迹“莫愁湖”得名。“莫愁湖”位于当时秦淮河和长江之水交汇处河道上的一方湖泊,古称“横塘”。因其傍依古石头城南京,故又称“石城湖”。相传南齐时,有洛阳少女莫愁,因家贫远嫁江东富户卢家,移居南京石头湖滨。莫愁端庄贤慧,职颖孝顺,助人为乐,仁慈善良,后人为纪念她,将“石城湖”改称“莫愁湖”。莫愁湖历史悠久、风光秀丽,园内楼、轩、山石松竹掩映,有“金陵第一名胜”“四十八景”之首等美称。

因境内有一棵很大的白腊树而得名。

镇人民政府驻茅竹社区,昔日漫山遍野长满茅竹,故名。

驻地上川口有一石岘似门形,有石门川之称,又因是乡级行政区域,故得名石门乡。

传古时该地地势平坦,白洚河从东向西流过,周围淤沙满滩,沙呈白色。百姓在此地居住,村子得名白沙村。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巡视中原,见白沙房舍俨然,人丁兴旺,问为何村,百姓应“白沙”,朱元璋以为“沙”与“杀”谐音,听起来不吉利,随口说“山水相绕、平川沃野,真乃兴隆之地”。百姓欣喜,遂改名为兴隆镇。清朝末年名称又改回白沙。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

因位于吴中区城中偏南,故名。

“秧坝”,布依语为“冗赛”,“冗”是村寨,“赛”是男人,意为男人比例多的寨子。

位于霸王岭下面之意。

“汉水”指汉江,“桥”指铁路桥。 清末,境域多为菜地、坟地、棚户居多。民国时期随着辖区工业兴起,人口有所发展,营房村一带原为国民党政府军营(今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时辖区属中正区。

2289 2290 2291 2292 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