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寓意为平安喜乐。

北宋末年(1127),梁山泊中,梁山之南有一段高岭地带(现称金线岭),是当时梁山农民起义军来往停泊船只的地方(传说《水浒》中所写的朱贵卖酒即在此地),故称为“船往堡”(堡发pu音),简称“船堡”。明朝(1368-1644),水泊退水,露出大片地面,权氏祖来此居住立村,以姓氏和“堡”的谐音命名为权铺,清朝末年(1911)演变为拳铺。

2009年12月撤乡建镇,驻地在范各庄村西北,故得名范各庄镇。

以哈努达谐音命名的乡。

“虹桥”为境内集镇名称,原乡政府驻地。“虹桥”集镇因境内原有古桥得名。相传明代正德年间已形成集市,原镇区蒲汇塘曾架有一桥,取名“望云桥”,若逢夏日雷雨后,伫立桥头远眺,七色彩虹贯天,气象万千,故易名为虹桥。清嘉庆时称虹桥市。

相传一千多年前,当地一条五丈宽的白河阻断了南来北往的通途,乡亲们千辛万苦筹款修桥,后感动观音菩萨显圣,架起了一座金蓝桥,又称金桥,镇以桥名。

“霍林”,系蒙古语,意为喉咙。

古为驿铺,居民多张姓,得名张村铺。置镇后改今名。

此镇原名为火勺岭,谐音称火石岭,简称石岭,故得此名。

因此地逢农历的属牛和属羊日为赶街期(当地习称赶集市天为赶街期),逢属牛日为赶大街期,属羊日为赶小街期,故以属牛日赶街得名。

因境内生长有金露梅,花色金黄,芳香四溢而得名。

此处意指当地小地名“瓦子场”。原称南池场,后因几经火烧,街坊破烂,碎瓦成堆,故名瓦子场。

当时乡政府与乡中队分驻两地相距较远通讯困难,为工作需加强两地间的联系,故在此地设置“联络中转站”,故镇以“联络”为名。

因相传明朝中期,韩店镇被大火焚毁后,镇上居民迁居此地建庄,漳河从村前经过,此村取名漳源,镇政府驻此村,故名。

原此地有百余株大桂花树,八月桂花盛开时,香飘数里,故名。

“望”泛指看见,“麓”意为岳麓。

建村时,村后有三座古庙,取名三庙前,乡政府和大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均设立在此,故名“三庙前乡”。

因原是柳南区人民政府驻地,故名

2223 2224 2225 2226 2227